#每天进步一点点
1.为什么推荐?
首先,看看豆瓣评分名人的推荐。
a. 豆瓣评分 - 8.3
b. 名人推荐 - 霍金, “我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而感到甚受恭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本书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
c. 之前有听说过这本书,《改变自己》公众号主创张辉也一直在推荐,不管是从文章还是语音,但因为名字不是特别吸引人,所以我也一直放在一边。直到在喜玛拉雅app订阅了此书的有声电子书,利用上下班走路的时间,爬山无聊的时候,戴上耳机听听。讲真,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听的时候也不是特别的全神贯注,特别是一开始讲述他们的旅行,开篇有点无聊。直到某一天,听到作者评论思薇雅夫妇他们对 "科技”的态度,以及作者不想因为观点不同而去和他们争论,突然觉得很有意思。
接下来,断断续续开始听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作者讨论“系统”,讨论机械说明书,用摩托车的例子去说明系统,解释古典,用系统去阐述政治主体,用虚拟的费德洛去讲述鬼魂,讲康德的学说,如何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学生写作引发的教育问题,以及核心观点“良质”的探讨。我开始被书中的观点吸引,某些观点开始和我已有的价值观念碰撞,有时觉得很认可,有时又觉得对呢,以前怎么没想到。于是,我开始要主动拿起这本书,仔细想要看看,那些撞击的火化是否继续碰撞。
2. 这本书讲什么?
介绍书之前,想先要介绍作者,作者是罗伯特 · M · 波西格 (Robert M. Pirsig)大学主修是化学和哲学,硕士攻读传播学,曾到印度学习东方哲学,担任过修辞学教授。此外,作者曾经一度精神崩溃,入院治疗,接受休克疗法。治愈出院后,带着长子克里斯一起进行一场摩托车旅行,寻求自我解脱。
书中主要是写旅行一路上发生的事件及感悟,以及穿插介绍斐德洛寻找“良质”的故事。最后作者也意识到斐德洛是他自己。全文并没有给“良质”下定义,而是鼓励大家自己去思考。
3. 我的感悟?
周六我拿起这本书,直接跳到第四部分。第四部分讲的是斐德洛为了研究良质,从古希腊的宇宙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智者学说,善,卓越的探讨。哲学的东西总是让人似懂非懂,但却令人很着迷。
作者似乎在证明良质的地位,它不属于那些哲学理论,同时也一直在强调良质没法定义。良质一直都存在,我们也知道良质是什么。比如,你能判断出两篇文章,哪篇写得比较好。
文中令我深刻的有一段场景,作者要去一家店寻找焊接师傅修理链条护罩,一般情况下,大家的做法是渡铜,但焊接师傅却娴熟地用另外一种方法焊接起来。作者惊叹焊得真好,几乎看不出任务痕迹,焊接师傅毫无表情,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寂寞"。试问,谁还真正懂得欣赏这样的手艺?
全书还没有看完,虽然有些地方没有看懂,但并不阻碍我对它的喜欢。我的浅薄理解是每个人都有良质,只是它还没有被你发现,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或者是存在三元的空间里。等到看完,有更深的感悟,再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看完这本书,不妨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