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小心瞄到了一个小伙子的日记本。他在第一行醒目地写着,2017年10月27日,大雨,距离回国还有337天。我总觉得这个日子不对,因为算来我出来也有近两个月了,满打满算应该也只有310多天了吧。
之前集训的时候,看着集训的倒计时是45天,每天都盼着十位上的数字从4变成3,再从3变成0。然而感觉一瞬间就进入了最后一天,就像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的那样,知道日子的时间好等,不知期限的时间难熬。
不知道中间有多少天没写日记了。总觉得每天都要写一篇出来的话会有种应付差事的感觉,像是自己在欺骗自己。写日记的话应该在内心有话想说的时候进行吧。前一段时间也许是因为每一天都平淡无奇,也许是因为偶尔还会忙一下,也许是因为脑子里空空荡荡,总之什么都写不出来。
但是这些天也都不是什么都没做。背GRE单词已经坚持了21天。法语学习中断了15天。有时候总觉得一件事一旦中断了就很难再拾起来。比如写日记,很多记录的工具就在手机里,而手机天天都拿在手上,但是想到要写日记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一个厚厚的屏障,把写日记的想法阻隔在外,把尝试写日记的想法和行动隔开,久而久之,写日记就是一个想法,一个念头,每天都会想到,每天都知道应该去做,但就是想到要着手去做就会很累,好像成千上万的阻力把我往反方拉扯。学法语的念头也是一样。估计非要等到实在无事可做活着负罪感爆点的时候才会去做吧,这好像是拖延症的一种。
前两天去工地的时候总有个黑人拿着一个小破本子在工地上等我,一见面就让我教给他中文。旁观的人看到了就说,别人这么艰苦都要学习,我们一天到晚太颓废啦。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那个成语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人在生活优越和资源充足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只有在生活区困顿的时候才会产生出一些积极的行为。例如司马迁在狱中写成了史记,而不是在办公室里。我觉得说得很对,至少对于我很对。时间充足阳光明媚时候,我很少想到看书学习。上班忙起来的时候会在喘气的间隙想看书,想多充实自己而不是一天到晚写一些没用的稿子,干一些没用的事。有电有网的时候大家一般都在打游戏,一天到晚停电没有网络的时候又想查资料学知识了。所有这些,缺的只是自律和自觉罢了。今天看到一句话,是说跑步的,就是因为今天不想跑步才要坚持去跑,这就是自律的意义。我觉得这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吧。
刚才手机没电,没有Wi-Fi的时候,我做了重阳节应该做的事情,给婆婆打了个视频电话。大家都很关心我,婆婆心情也很不错,大姨爹回来装修房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