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农村农民与农事

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莳田] 白露[耘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 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

我们的祖辈们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的,一个标本式的农民是可以精准地记得每一种农作物的播种与扦插时间的。

我们的国家在上世纪末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国。全国有将八九亿的农业人口,他们依赖土地生存,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农民就是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劳动者。我的祖辈与父辈们都是地道的农民,到我这一辈已经是不三不四了,虽然户口本上还有一个农字,但其实我们已经离开了土地,成了城镇游民。

尽管我已离开农村二十多年了,但对当时的农村社会还是记忆犹新。农村已经不再是昔年的农村了,改变太快了,许多农业劳动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为了记住乡愁,特把当年的农事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为了条理清楚,我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程序来叙述和展开。

俗话说,甜馒头苦粽子,意思是说,吃了清明粽,农民的艰苦日子要来临了。相对于过年时间的轻闲与快乐,以后的漫长的季节是苦涩的。

春天来了,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我的乡亲父老们已经在准备春耕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天是一年之始,是一年的信心和希望所存,种好第一批庄稼是全年收成的关键。

春天的第一件大农事便是早稻的播种,而播种的关键就是种谷抽芽。那个时代,四季分明,早春时节,扬柳才吐新芽,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稻谷种子需要温室抽芽才能播种。别看村子里全是种田人,而会育芽的人真不多。因为责任重大,没有十分把握的老把式是不敢担这个活的。哺芽的方法是开两条一米宽三四米长的地沟,铺垫了塑料纸,然后倒上经过漫泡的种谷,上面同样用塑料盖好,并且还要建暖棚,这样一个恒温的地方经过几天的翻动,淋温水,才慢慢会支出根与芽来。这是个技术活,我也只知大概,其中还有许多的风险,当然我无法细述了。

几乎同时,早稻泥龙秧田也已经完成,秧板要求平整,不积水,做秧田要四肢着田,把每一块泥土都要抹得平平整整。接下来就是撒谷了,把已经发芽的谷子均匀地抛酒在秧板上,看似容易,其实相当难,要一次性地把算计好的种子刚好撒在一个板块上,没有分寸拿捏不成。

秧苗在温室里成长,田园里的油菜,大小麦也在快速地成熟。桑树的叶子也一天天增大了,这意味着一个繁忙时节来临了。这是农民的赶考季节,收种养起上,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要完成大小麦油菜的收割,所有的大田的插秧,还有春蚕的育养。

这是一个极限运动,人要像机器一样地不停操作,起三更摸半夜,累得人精疲力尽。现在想来是心惊胆战。…

春耕结束了,春天也告别了,紧接着夏天来临了,一边是早稻田间施肥,拔草,治虫防病,而一边又要准备晚稻秧苗和肥料。

那年月,种田需要大量有机肥料,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决定粮食产量的最大因素是基肥的充足与否。所以在春耕结束之后的主要任务是积肥。各到各处都需要肥料,猪羊肥是个宝,为了更好地利用肥源,搞小荡泥就是一种最普通的造肥方式。这就是把猪羊垃圾与河泥组合一起,经过腐烂,然后再送到大田里去。那个年月,每一个人都在想办法积肥,连鸡粪狗屎也被收拾了用来肥田。

在炎炎烈日下,夏天的农事又来了,夏收夏种开始了。割稻,打稻,拔苗,种田,虽然没有春耕时活多,但在毒日头下劳动,那种辛苦无法形容。

在没有电力和机械设施的年代里,割下来的稻要把它脱粒,只得用古代流传下来的稻桶、稻桶床、稻桶蓬和稻桶畚斗等这些工具。稻桶呈四方形,上口大,底板小,底板四边露出五厘米,底下有两根大小一致的拖泥木条,用来在泥田里拖迁稻桶。稻桶蓬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它将稻桶上囗的三面遮揽住,在打(掼)稻时不让谷粒外跳。稻桶床型如中国乐器“扬琴”,上大下小,“扬琴”上一根一根是琴弦,而稻桶床上是一条一条的毛竹条,把稻穗打在竹条上,就能达到脱粒的效果。

      打稻一般由两个人同时打。打稻的人根据各人的手掌大小,将稻禾紧紧地捏成一大把,然后来到稻桶前,把稻禾举高向上挥过头,然后用力将稻禾打在稻桶床上,发出“蓬!”的一声响。两个人打稻,要交错进行,一个打下时,一个正在高举,所以发出的打稻声是:“蓬!蓬!”、“蓬!蓬!”。打了四次后,要停下来,将稻禾来一次翻身,这样再打四次,再次停下来,将稻禾从中间翻出到边上,再打四次。这样原来沉甸甸的一把稻禾,经反复打过后,稻谷已基本脱落在稻桶中,手里捏的是一把稻草了。这把稻草放在稻桶边上,待笫二次打好后,将两把稻草合二为一,随接抽出几根稻草,一手捏住稻草根,一手往稻草把头上缠绕两周,然后用力一抽,一节稻草就捆成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稻桶打稻见证了过去种植粮食的艰辛,成千上万公斤的稻谷就是靠一掼一掼打下来的。所化费的劳力之大不言而喻。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农民们把稻桶改装成为双人脚踏打稻机。去掉稻桶床,稻桶内装上滚筒,滚筒外围是三角型的铁齿,滚筒中间有一根轴伸向稻桶外,而稻桶外的左右两边各装有齿轮,齿轮上装有一根铁勾子,铁勾子一端连接踏脚档,人在踏脚档上用力一踏,在铁勾子带动下,齿轮就转了起来,它带动了中间的轴和桶内的滚筒。脚踏打稻机,主要以脚力为动力,打稻的人,边用力踏着踏脚档,边将稻禾慢慢地接近滚筒,经过滚筒的转动,谷粒就脱离了稻草,达到了脱粒的目的。推广使用双人脚踏打稻机以后,打稻的劳动强度大大地减轻了,打稻速度也提高了,比起稻桶打稻,真是天差地别的。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电力事业迅速发展,农村普及了电网,因此对双人脚踏打稻机,又进行了改装,去掉踏脚档,装上了一只小型电动机,只要接通电源,在电动机带动下,滚筒立即转动起来,这一来,彻底解决了几千年来稻谷脱粒的巨大劳力消耗。不过有的稻田比较偏僻,在无法供应电源的情况下,还是要用人力打稻机的联合。

我们那时用的是双滚简柴油打稻机,可以在田间操作,一般早稻脱粒在田野完成。

      目前,农村已用上了收割机,割稻、打稻全部由机器代替,加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割稻和打稻已成为远去的历史。

拔秧一般都由上年纪的老人来做,但早上开早工也要拔秧,天濛濛亮,乡民们便拿着秧马(用木板做成的,底板前面弯起,上面两块木板,中间微弯曲。)高一脚低一脚地往田野走,边走边吃着面饼。秧田里还是黑幽幽的,但已经有人在拔苗了,看不见,只凭手摸,到天亮时已经有一片秧苗扎好了放在秧板上了,只等着力气大的来挑秧了。

秧田的田埂由于长期浸泡,且又走的人多,基本上就被踩烂了,担秧之人挑着满满一担秧在泥泞的田里走,是需要定力的,稍不小心就会滑倒在田里,变成泥菩萨。

初看总以为做农民超简单,只要力气什么也能干好,其实不然,做农活样样需要技巧。割稻如此,种田更是门技术活。父母总是叮嘱我,种田要学得早,而且出手要快,不然你就种不来,或种不快。种田极艰苦,尤其是夏天,天热水烫,汗流浃背的,苦不堪言,那种弯腰低头的感觉真不好受。秧插得好,成活快,省肥,而秧插得不好,成活低,发棵慢,需要肥料去救。

夏收夏种完成后就要立即投入田间管理,拔草、施肥、治虫、防病,一步也不能少。同时桑地里还要锄草,施肥,每一项劳动都是辛苦。

一个夏季过去了,待到秋分时节,稻穗已抽齐了,田园的颜色慢慢地染上了全色,稻浪翻卷,谷香阵阵,紧接着,开始割晚稻了。

晚稻的收割期比较长,不紧不慢地割,还要待其谷粒吹干,然后挑到白场上,晚上开夜工打稻。这一拖二拉的会到寒风阵阵了还在打稻。

粮食入了仓,应该是农闲了吧,还没呢,种油菜又是一项精耕细作的农活。

寒冬腊月,农民们田里的活忙完了,但是农事并没有结束,兴修水利,冬耕桑地,甚至还要参加政府部门的劳役,农民啊,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有干不完了活。一个勤快的农民一生也闲不下来的,我的父母就是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