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次跟 H 私聊,说到做产品的时候,H 会说:“如果不增加这些功能,那么相对竞品做了,我们的用户就流失了。”
其实在当下的那个时刻我并不知道怎么回答,似乎这也是一个矛盾,很不容易获取的用户就会这样白白流失,所以当时我并没有回答。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再思考这个问题,就发现真的有问题了。
1
记得曾经跟峻上春树曾经聊过,现在如果依然做 OA 这样的工具其实就是为过去的人服务,为过去而做,而目前 70 年代出生到 90 年代出生这群人之间往往是为了现在的人而做,但是真正的新星——在互联网新崛起的 90 后,有不少人是为了未来而做。
这群人特别任性,我就是做成这样,你爱用不用,用户需要来服从我。当然,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思路,例如齐俊元所带的团队 Teambition,他们公司并非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以技术驱动,而是以设计驱动。他们公司里的设计师非常多,而他喜欢的偶像是皮克斯公司。
2
那么回头来再说 H 的思路,单单从回答的语句里面就带着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就是——被动的,如果一个人始终是被动的,被市场牵引着行走,可想而知最终这个人会进入茫茫人海之中再也找不到了。
而 H 面向的是过去的用户,而缺少思考怎么样未来更多的用户去使用产品。
3
再说以设计为导向思考,我认为这是未来世界的一种潮流方向。
因为从工业时代开始,我们可以量产物品,但是量产的前提是一模一样的规格和标志,而且受限于机器,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是用那时候的物品一定会觉得非常的不人性化。
而设计的关键不仅仅在于“颜值”,更在于“人性化”,以人为本。
当然,目前我对设计的认知并不足够深,但是也曾看过关于设计类的书籍,类似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原研哉。当我们进入 MUJI 的商店里面,里面每一样物品都是由不同设计师的作品,细心拿起来你会发现有一点“不一样”,而这点“不一样”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更好的感觉。
好的设计给到人最终的感觉仅仅就是一点,就是感觉舒服,但是如果想做好这一点主观的舒服感受,背后缺需要大量的功夫。
4
所以再推到设计的原点,那就是背后你对这件物品这件事情的理解有多深,说到这点肯定要提出来的一个人就是乔布斯,而现在在国内似乎就是老罗。
而这点区分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类似其他人在不断地参考学习做产品,而非从自己本身出发,又例如你不断地去想文案,全没有把要销售物品的本质想清楚一样,然而文案想得再好也会被筛选掉,因为你心中没有标准,没有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