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能在私下里较为流畅地完成演讲主要内容时,就该进入下一个环节:当众演练。
如果手头有电影《国王的演讲》的视频,我建议你把滚动条拉到89分28秒。在接下来的一组镜头中,你会看到非常典型的当众练习的场景:即将登上王位的约克郡公爵在教练莱昂纳德的指导下,一板一眼地排练着登基大典上的致辞。
可能你会问,只对着一个人练习也叫当众吗?是的,哪怕只有一个人在身边也算是当众。此时,“众”的意义不在于人数多少,而是为你提供一个客观的视角和可供交流的对象。
这个人可以是你的闺蜜、基友,也可以是你的同学、同事。当然,如果像电影上的乔治六世一样,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在身边就更好了。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演讲老手,这个选定的观众最好能严肃专业,一语中的;如果你还处在新手阶段,那最好选一位情商比较高的伙伴陪在身边。因为此时你更需要的是积极的鼓励而不是苛刻的挑剔。
那么,一个选定的观众能为你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他可以帮助你把握演讲的节奏。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力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当站在演讲台上时,你对于时间的感知并不准确。这时,一位一手拿秒表、一手拿笔记本的观众就非常有价值。他可以帮你记录演讲各个部分所用时长,等到排练结束时这份记录表就会变得非常实用。
其次,他会对你的现场表现给出评判。可能你会问,给自己找个裁判不是会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吗?的确,这位选定的听众有责任指出你的语速太快或者太慢,也有必要提醒提示你把手举得更高或者放得更低些。但那是演练之后交流过程中的事情,你不应该让它影响演练时的发挥。与此同时,他也会告诉你,你所担心的手脚发抖,声音发颤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坐在台下的他完全无从查觉。
第三,当台下有一张亲切友善的面孔时,你会发现一边讲话一边用眼神跟观众交流并没有那么可怕。你甚至可以根据交流的过程来调节讲话的节奏。毫无疑问,这种体验会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心。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邀请他在正式演讲时坐在某个特定的位置,用眼神和微笑为你提供支持,那将为你的现场发挥带来很大放松。
然而,以往的课程中我常常发现:或者是由于羞涩,或者是出于自信,总有些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当众演练这一环节。每当这时,我就会给他们念一段话。
这段话是来自美国心理学者苏珊·凯恩。她的演讲《内向者的力量》在TED网站上有超过1000万次的点击量。她说:“只在镜子前或者你遛狗的时候排练还不够,要在真实的舞台上,对着至少一位观众进行排练。就在我演讲的那个星期五晚上,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召集了30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作为观众,我对着他们排练。他们提出的意见非常中肯,我通宵重写了后1/3的演讲稿。……我并不建议大家这样一直准备到最后一刻,但我真心建议要面对真实的观众进行排练。”
除了上面这些内容,关于当众演练,我还有三件事要告诉你:
首先,做好充分的沟通。在演练之前应该让你选定的观众明白:即将到来的演讲是何种形式?现场观众有什么特点?以及更为重要的问题: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他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其次,体现出你的尊重。不管你请来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是临时招募的志愿者,都要表现出你对他们的尊重。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哪怕某些声音并不十分悦耳。实际上,那些意料之外的意见更有可能开阔你的视野,弥补你的盲区。请记住,敬人者人恒敬之,当众演练同样如此。
第三,选择合适的时机。当众演练应该在你的演讲准备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否则就是浪费观众的时间和你的人际资源。不过,我同样不建议你把它安排在正式演讲前一个小时。如果此时发现自己的演讲存在问题而又没有时间修改,只会让你更加紧张不安,影响场上的发挥。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你对演讲内容做到基本熟悉之后就着手进行当众演练,这样你会有较为宽裕的时间和平和的心态。如果条件允许,你甚至可以邀请伙伴帮你进行第二、第三次演练。而当你的伙伴发现他提出的意见在你下一次演练中得到体现时,也会非常开心。
好了,总结一下。
当众演练的功能意义有三项:调整节奏、做出评判、提供支持。
当众演练的注意事项也有三项:做好沟通、体现尊重、选择时机。
那么,当众演练的工作做好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登坛开讲了呢?
并不是,哪怕是在演讲开始前的半个小时,你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安排。
具体内容是什么?
下次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