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格
1
每次课上谈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材上blahblah列举了一大堆主体作用、重要影响之类的套话。我承认教师的传道授业、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直观且深刻的影响,好老师让人终身受益,坏老师却是“毁”人不倦。不过末了,我总是会加上一句——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人生命的前几年,是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时光,看似懵懵懂懂的童年,其实已经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基调。例如,武志红老师在其《解读疯狂》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
1岁前的婴儿得不到好的照料,容易成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譬如精神分裂或人格障碍;
3岁前的幼儿得到虐待,容易成为人格障碍;
4~6岁的儿童如果发展不好,则容易成为一个神经症患者。
可见,一个孩子受到伤害的年龄越早,伤害的后果就越为严重,给自身和周遭社会带来的痛苦、威胁也就越大。
假设,一个孩子在生命中的前六年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六岁的节点之后,你把全世界最好的物质、最多的关爱,排山倒海一样统统都给他,还有用吗?即便有,也是收效甚微,因为生命早期承受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再多的补救也不可挽回。
但相反,一个孩子在生命的前六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和足够的精神关爱,那么他长大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心灵阳光、意志健全的人,即便遭受了生活的磨难和起落,但也不会轻易被这些挫折困苦所击垮。
2
记得上大学时,我们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家教市场上备受“青睐”,不少家长打着“学习辅导”的旗号,暗暗叮嘱我们去疏导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后来,我们几个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数不多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有一个共通的特征——父母身居高职或富贵逼人,总之,有权有钱,就是没时间。
他们要忙工作,要忙赚钱,就把孩子甩手交给老人和保姆,体现爱的方式变成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让他们穿最昂贵的衣服,上最好的公立学校,买最时兴的电子产品。付出了物质上的宠溺,却懈怠了精神上的关爱。
我曾经辅导过的一个孩子,母亲是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性格强势行事霹雳,父亲是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个性温和优柔寡断。母亲关心孩子的方式是工作闲暇之余带孩子外出旅游,为孩子购买各种昂贵的奢侈品;父亲关心孩子的方式则是下班后,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洗衣做饭刷碗等琐事中。我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个高高瘦瘦的大男孩了,却因为在学校和老师的一点冲突,自感严重伤及尊严和面子,休学在家一个多月,最后甚至闹到了要转学的程度。
而在他状态最危急的时候,父母的应对方式依然是用购买手机衣服鞋子来换取他的回心转意,却似乎丧失了和孩子沟通的能力。而那时的我,年纪和资历都尚浅,也未能从根本上帮到那个孩子。
其实,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的只是基本的物质照料和足够的精神关爱。物质上,能够吃饱穿暖,达到生活的基本水准,就足够了;精神上,却需要父母坚定的付出和守护,细心的引导和指点,真正的陪伴与照料。
3
前段时间,与一个在小学工作的朋友聊天,她说起自己班上有个孩子特别让人头疼。
这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自小就把他留给了奶奶抚养。奶奶平日里异常“节俭”,虽然会不定期收到孩子父母寄来的汇款,却从来不给孩子一分钱的零花钱。所以,当他无法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去商店买玩具、买零食时,他就只能学着去偷钱——起初是偷奶奶的钱,后来演变成了偷同学的钱。
上小学之后,父母回到了他的身边,给零花钱也是出手阔绰,但偷窃却变成了一种心理惯性,难以纠正和改变。我朋友作为班主任,看到这个孩子恶习难改,并且受到身边同学排斥、孤立时,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约谈家长,还要耐心地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想让这个孩子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一年过去了,朋友做了很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孩子一丁点儿的变化都没有。
我问,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
朋友一副苦瓜脸,郁闷不已地说,每次家访,家长当面都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老师我一定好好教育他,让他立刻改正,转回头去,就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天天觉得他儿子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孩子。
我心里一凉,不忍心说出口的话是,这个孩子很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
如果把教育一个孩子比喻成盖一栋房子的话,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要的地基,影响到孩子最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待人处事的方式;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后续的支撑与辅助,锦上添花易,亡羊补牢难。
4
《欢乐颂2》中,当陈家康给女儿买了一条钻石项链作为生日礼物时,樊胜美告诉他,对于孩子来说,钻石和玻璃并没有什么差别,陪伴比什么礼物都重要。接着,樊大姐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面对人生,会更自信、更快乐。
这种爱,不是放纵无度的溺爱,更不是单一外在的物质。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而朴实。小时候,我没有喝过旺仔牛奶,没有吃过曲奇饼干,没有玩过电子玩具,可我拥有很多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春夏时分,老爸老妈下田种地,会用一根狗尾巴草拴起几只肥肥的蚂蚱,带回家炸得金黄酥脆,吃得我满嘴油花;
山上的野枣红了,老爸老妈会直接砍一株低矮的野枣刺拎回家,我坐在小板凳上,一颗一颗地摘枣子吃;
感冒了,在村头的卫生所打完针,老爸背我回家,顺便去商店买一包婴儿乐饼干,透明的包装袋上有个胖娃娃乐呵呵地笑……
这些看似琐碎且不起眼的细节,却让我觉得自己幸福得快要冒泡。
记忆中印象格外深刻的还有一件小事——下雨的一个下午,老爸老妈闲来无事,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想吃葱油饼,还有西红柿鸡蛋汤。他们二话不说,一个开始和面烙饼,一个开始烧锅做汤。
那天的葱油饼和西红柿鸡蛋汤是什么味道,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不知为何,那个画面却一直牢牢地刻在脑海里,经久不忘。长大后我才明白,这个片段之所以难以忘怀,是因为它代表了父母对孩子内心需求的关注和回应。
所以,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爱也很简单,也许一个葱油饼,一碗西红柿鸡蛋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