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友在阅读到一定阶段之后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却还是没有显著的改变?
一个比较经典的回答是,读书不应当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应当服务于我们三观的塑造、我们对世界的偏见的改善、我们对暴力行为的非暴力剖析、我们对当下生活的包容。我不知道我读了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但我知道,我读过的每一本书,就像我吃过的饭融入我的血肉一样,成为了我精神版图的一部分。
提问者看了这个回答,得到了一个意犹未尽的观点,总觉得差点什么,但又不知其究,于是打开书继续读下去。一段时间以后,读者又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别人读书那么有效果,我却做不到呢?毕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得不到即时的回报,多少有些败兴。这样周而复始,虽然读了,但自我感觉并不太良好。
这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个疑问,也是一个让读书脚步愈显沉重的包袱。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我捋出了一点思绪,尝试去回答应当如何让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最开始的期待。
首先应当确认的是,这是一个建立在读书这样一种非功利行为上的带有功利性色彩的问题,因为我们想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实质性的收获,但事实总是不那么如人所愿,所以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继而去思考怎样把实际效益发挥到最大。
回看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有显著的效果?”在寻求答案之前,我们应当思考一下,什么是显著的效果。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心理学说,我们对自我的定义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形成的交集,既不完全取决我们自身,也不完全依赖于他人,我们对自我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对我们的自身看法”的反应。
所谓显著的效果,无论是情操,还是实用技能,都是在社会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比较的对象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从前的自己。这一过程中主要方式是社会交互,如何交互?一是输入,二是输出。一个好的读者多半是一个好的输入者,但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输出者。所以想让读书达到较好的实用性效果,就需要更多去关注如何将输入转化成输出。
对于实用类书籍,比如古代名篇、科学史、法律通识、社会学等,书中的很多观点我们无法做到过目不忘,当我们向外界输出时,时常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这类书籍需要我们去精读。重点内容重复读,口述书中观点,必要时背下来、写下来。坚持下去,虽然慢,但效果却很好。这就像是复习英语笔试,老师总是要求你多写,而不是多说,因为最终是要将答案写在纸上,而不是进行口头交流。如果你想利用读书提升口才,就需要多转述书中观点,如果想提升文笔,就要多写,针对某种具体的作答形式进行对应形式的练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对于非实用书籍,比如文学小说,它们往往锚定一个主题,通过对事件的叙述让读者体会这种观点,只需泛读即可。
所以带着实用性的初衷阅读,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归根结底是方法论的问题。也许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读了很多书,但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时应当思考一下是否应当慢下来,好好读几本实用类书籍,重点关注观点的输出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满足自己对功利性阅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