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为了你好!” 从来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学龄阶段,正是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探索自身潜能与兴趣的阶段。
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想法会延伸出一些在父母看来是“奇怪”的行为。有一些行为还会让父母“看不惯”。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收藏,所以父母担心孩子会玩物丧志;比如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用来疯狂的购买明星照片,因此,父母万分担心孩子会成为脑残的追星族……
佳佳就是这样的孩子。
刚上三年级的佳佳,突然对游戏卡片产生了兴趣。他不断的拿出父母过年给他的压岁钱来购买游戏卡片。有的时候 佳佳甚至把妈妈给他用来吃早餐的钱,也花在了购买游戏卡片上了。
这一举动终于让妈妈发现了。
那天,妈妈在佳佳放学回家前,把佳佳买的所有的游戏卡片都翻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想等着佳佳回家后,好好的教育一番孩子。
这叫什么?玩物丧志!难怪老师告诉妈妈,佳佳最近学习退步的比较大。原来是游戏卡片惹得祸啊!妈妈看着这些游戏卡片,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佳佳回来了。
佳佳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放着的游戏卡片,他立刻明白了妈妈想要干什么。
“你说,我该怎样处理这些游戏卡片?”妈妈盯着佳佳,低沉的声音威吓着佳佳,让佳佳不寒而栗。
“妈妈,我知道我错了。我一定改。但是你不能把我的游戏卡片丢掉。那是我的最爱。”佳佳知道妈妈的脾气。但是,他祈求妈妈的话语中,一点底气都没有。
“不行。必须丢掉游戏卡片。否则,你的成绩还会下降!妈妈这是为你好!”妈妈不由分说的把桌子上的游戏卡片全部装进了垃圾袋。
佳佳忍不住的大哭起来……
是的,父母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的兴趣,是我们很多家庭都会遇见的场景。它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了和父母对抗的开始。
因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常常是一种心里满足感的体现。这种满足感弥补了家庭对孩子关注的不足。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互补”。
而“我是为了你好“,从来都是一句美丽的谎言,掩盖着的父母不过是自私的本质。
这样简单粗暴地切断孩子与兴趣之间的纽带,是不认可孩子对生活的自主选择权,也阻断了孩子借由自己的爱好,去构筑一个勇于探索、积极生活的新世界。
02父母不要做孩子内心的主宰者
其实,在收集物品也好,追随偶像也好,孩子的这些兴趣,有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与天赋,找到未来的生活目标。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现象,不妨给予孩子以鼓励,诱导孩子科学的,理性的对待自己的这些兴趣。
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懂得怎样才能玩的有意义,玩的更好。
有机会的话,父母应该参与和孩子一起玩儿,与孩子建立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和孩子之间共同的话题多了,孩子就会觉得 “爸爸妈妈和我一点代沟都没有”。
很多老外家庭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父母告诉孩子,不要把乐高玩具部件全部拆出来,丢了又要叫我找。可是没多久你会发现,父母竟然和孩子玩在了一起,甚至帮助孩子一起把玩具拆了。
孩子们突然发现父母的举动比自己还过分,就气的大声尖叫起来,NO!NO!孩子觉得自己说话的分量不够,就痛哭起来。孩子大哭的样子像世界末日在眼前。
可是,爸爸妈妈们任旧不急不慢的拆着乐高玩具,只是轻描淡写的哄了孩子几句,头也没抬,直到把玩具拆完。
这时候,爸爸妈妈正经了起来,他们会说:“来,小家伙们,刚才我们一起拆了乐高玩具,现在我们一起再把玩具拼装起来。可以吗?你一定可以的。”
于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又饶有兴趣的开始了拼装玩具的工作。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有趣的开始了未知世界的探索。
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先斥责孩子一顿,然后又会对孩子说:“看看,装不起来了吧?我早就告诉过你!,你就是不听!”
两者相比较,对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们和一些国外的父母比起来,相差的太远。
03这源于我们的育儿思路有很大的不同
中科院的陈琦老师有次在“家长必读讲堂”做分享时,曾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梦想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
可是,我们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听话。让孩子可以按部就班的沿着父母安排的路线往前。别出意外。而对于梦想二字,只是解读为孩子必须从小好好学习。其他并不重要。
而国外的很多父母在亲子教育时总是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他会经常问孩子:why?而孩子也会经常问老子:“why?”
事实上,一个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的孩子,成年后会有很多意外献给父母。
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比如,乔布斯。
比如,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
他们无一不是在童年就对新鲜事物保有浓厚兴趣的人。他们的成功,也无一不是由于对事物的兴趣最终转换成事业,直至成功。
所以,父母们应该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发现孩子的亮点。为孩子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不要做那种从未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却总是用自我的方式去揣摩孩子心思的父母。也不要用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去要求孩子,自己却撒着一个美丽的谎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爱之深责之切已经不适用在这个时代的孩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