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孩子上次才长了两斤,这次怎么就长四斤了,BMI显示中度肥胖。”“家里那堆零食还没吃完呢,要不只长四斤?不止。看来我得减少出差了,瞧这孩子被你宠的?”“什么叫被我宠的?油炸烧烤吃得也不多啊?”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正在不断上演,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肥胖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童肥胖是怎么形成的?肥胖有什么危害?肥胖儿童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少?怎样预防儿童肥胖?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当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多种因素交叉结合之后会引起肥胖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00后和10后儿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相对过去有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能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少,导致肥胖儿童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童年时期的营养为长大后的健康奠定着不可逆转的基础,儿童时期的肥胖可增加成年后发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肿瘤、抑郁、慢性骨关节病的风险。
能量为生命提供动力,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长期摄入能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被储存起来,随着脂肪堆积,表现为体重增加。
儿童肥胖症中,大部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的比例较低。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
体重是高度遗传的多基因性状。基因的表达修饰可能会受到饮食、体力活动、压力和睡眠周期等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改变一旦发生将追随人的一生并且遗传下去,这就提示早期干预以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的研究确认,遗传因素显著影响基础代谢率、摄食行为、食物喜好和营养过剩后能量消耗的改变。FTO基因突变与儿童总膳食和脂肪摄入量增加以及饱腹感减少/饥饿感增加有关。
二、环境
1.宫内环境
宫内营养和发育不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后期追赶生长,体重快速增加导致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大。宫内营养过剩,巨大儿在儿童期体脂沉积增加,容易发生儿童期或成年期肥胖。
宫内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比如干扰胎儿的糖脂代谢、调节激素水平、调控基因的修饰与表达,对出生后肥胖的发生起着“发动机”的作用。
2.出生后环境
婴幼儿时期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配方奶喂养的孩子蛋白质摄入量高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越低。
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惯。高脂、高糖、高能量的食物摄入过多;经常食用油炸、咸味、膨化零食;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就会吃得比较多;饮食的过度精细;饮料、果汁、糖果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蔬菜水果吃得少。
身体活动少。课间身体活动少,黏在座位上睡觉、玩手机;玩平板、打电子游戏时间过长,养成久坐不动的习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点心,想买电视广告中的零食。
睡眠时间越少越容易发生肥胖。一是因为睡眠时间减少,进食量多,身体活动少;二是因为睡眠时间不足,影响瘦素、食欲素、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
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前的传统观念认为,儿童胖是健康、有福气,导致过度喂养;父母亲肥胖的情况,孩子容易受到家长饮食习惯的影响;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可能决定着对饮食营养、卫生保健、健康食品信息的了解程度。
血清维生素D水平。瘦素促进体重减轻,研究发现,血清25-(OH)D3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也有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从而影响脂肪细胞合成。
三、内分泌
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不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增加脂肪储存和促进脂肪细胞合成瘦素,是胰岛素的重要功能。脂肪在体内的沉积需要胰岛素,当胰岛素缺乏时,大量进食不会增加体重,此时瘦素水平也降低。
甲状腺功能低下会产生中度肥胖。中度肥胖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首先确定是否有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这时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
四、药物和病症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向心性肥胖或内脏脂肪的堆积,胰岛素、黄体酮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让人容易产生饥饿感,从而进食量大增,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引起肥胖。
炎症、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生长激素缺乏和甲状腺激素缺乏、皮质醇过多、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病症都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肥胖。
儿童肥胖的常见表现
一、心理
肥胖会导致儿童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他可能觉得“我为什么会那么胖呢?”,同时也很难避免周围环境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从而影响身心发展,甚至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有的肥胖儿童还会产生“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心理,或者觉得“我跟别人很不一样”,落寂的时候会自我焦虑、抑郁、内疚,甚至敌对周围环境。由于心理负担,肥胖儿童可能出现头痛、失眠,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神经或身体上的疾病。
二、身体
通常肥胖者的脂肪分布在胸部、腹部、臀部、大腿,总体上分布较均匀,这些看似多余的赘肉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关节疼痛、小腿水肿、肌肉乏力。
他们的行动往往也不太方便,距离较远的上学路程步行起来就会很难。获得学校跑步比赛奖状的成就感也将与他们失之交臂,由于体重的负担导致他们跑起来气喘吁吁很难坚持下来。
儿童肥胖的评定方法
一、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儿童肥胖的判断,可参考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
案例:一个13岁的男孩,身高160cm,体重97kg,那么,他的体质指数BMI=97÷(1.60×1.60)=37,37>25.7,提示该男孩有重度肥胖风险。
二、腰围-臀围比值(W/H)
腰围增大也就增加了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是中心性肥胖或腹部脂肪增多,那么W/H也会随之增大。内脏脂肪的数量不能用W/H来预测。
中心性肥胖:1.女孩W/H>0.48(6≤年龄<10),W/H>0.46(10≤年龄<16);2.男孩W/H>0.48(6≤年龄<16)。
三、体脂率
体脂率也就是体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作为评价肥胖程度的核心指标。计算体脂率的常用方法有:水下称重法、排气量体积描记法、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其中,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的测量更精准,但设备和测定费用相对较高。
四、皮褶厚度
评价营养状况的标准方法一直是测量皮褶厚度。人体总血脂水平、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炎症指标都与皮褶厚度相关。经常测定的部位包括腹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测量皮褶厚度的价格昂贵。
儿童肥胖的预防
一旦出现肥胖,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指出,肥胖将成为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预防体重增加比治疗肥胖更容易、经济、有效。
一、胎儿期
妊娠期间注重合理营养的摄入以及适度的身体活动,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保持适宜的体重增加。总体而言,体重正常的女性孕期增重10~13kg。
孕早期体重没有明显变化;孕中期体重开始增加,此时注意摄入均衡的营养,没有特殊情况应有适宜的身体活动;随着胎儿越长越大,孕晚期体重增加较快,遵循孕中期的营养原则并适当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
二、婴幼儿时期
此时是出生后预防肥胖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越低。
脂肪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别重要,辅食合理添加油脂就行了,一般情况下,0.5~1岁额外添加油脂5~10g,1~2岁额外添加油脂20g左右。既要吃米饭,也要吃鸡蛋、米粉、肉、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
三、学龄前期
2~5岁的儿童怎样合理选择零食?番茄、黄瓜、酸奶、面包、煮鸡蛋、烤土豆、豆浆、坚果都是很不错的零食选择,这样也可以减少孩子摄入高脂、高糖、高能量的油炸、烧烤、膨化食品以及糖、饮料、果汁。
2岁以后的孩子似乎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跑一下,跳一下,踢东西,爬楼梯,常常邀请小伙伴跟他们一起玩,这是他们的一种发育特点,这些身体活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预防肥胖。另外,每天看电视限制在2小时以内。
四、学龄时期
6~18岁孩子已经学会独立自主了,家长轻松许多。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健康食物,多在家吃饭;选择快餐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能量的食物;用水和低脂牛奶替代含糖饮料。
有些孩子追求苗条,承担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节食减肥;有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或感情问题,从而暴饮暴食。这些问题倘若合理引导的话,可以避免损害他们的健康。
儿童肥胖的治疗
体重的减少应该循序渐进,追求短期内的减肥成功可能需要以损害健康作为代价,而且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抵触情绪,导致减肥难以持续。另外,良好的沟通也是很必要的,采取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操作过程中通过良好的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
对于轻度肥胖的儿童,以每个月减少0.5~1kg的体重作为目标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每天负能125~250kal。如果是中度以上的肥胖,以每周减少0.5~1kg的体重比较适合,每天负能550~1100kal。热量的减少一方面是饮食来源的控制,另一方面是运动的消耗。
一、饮食
适当控制膳食脂肪。过多的脂肪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应控制脂肪的摄入;脂肪能够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所以也不可过于限制脂肪。减少来自动物油脂的饱和脂肪酸的膳食脂肪来源,选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茶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主食,一方面控制精白米、精白面,从而减少热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可以用小米、黑米、糙米、燕麦、荞麦、玉米、高粱等全谷物来替换1/3~1/2的白米饭,虽然热量没有降低多少,但是能够延长消化时间,也能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从而避免减肥过程中由于食物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合理供应蛋白质。蛋白质作为除了脂肪、碳水化合物之外的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在严格控制膳食能量的情况下,蛋白质的过度供应会给肝、肾功能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同时,严格控制膳食脂肪,增加了体脂消耗,还会动用机体组织内的蛋白质,所以,提供的蛋白质也应充足。减肥期间选用高生物效价的牛奶、大豆、鸡蛋清、鱼、瘦肉等蛋白比较适合。
营养素的合理分布。减肥者的饮食应该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而这些营养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形形色色的食物中。动物蛋白和脂肪多的食物安排在早、午餐以易于消耗,晚餐安排清淡不油腻含糖量低的食物以避免脂肪沉积。
良好的饮食心态。减肥期间饮食的改变不应该以消极的一面来呈现,了解健康饮食和良好营养的价值,可能的话,肥胖者和其他家庭成员可采取同步的饮食方案,这可使家长为家庭提供健康的饮食环境,减肥者的心态也会被塑造得更积极。
二、运动
只有当能量消耗持续大于能量摄入时,体重才会减轻。能量的摄入来自一日三餐,能量的消耗则主要通过运动来实现。运动时,脂肪细胞释放游离脂肪酸,脂肪细胞体积变小,这是体重减轻的原理。
做游戏、跳高、投掷、游泳、滑冰、健美操、广播操、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跳绳、跳皮筋、踢毽子、压腿、踢腿、劈叉、慢跑、变速跑、快跑、短跑、中长跑、长跑、登山、骑自行车、划船、平衡、哑铃、杠铃、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方式,可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来安排。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总代谢率,从而使内脏脂肪组织质量减少。即使剧烈运动也很难完全消耗掉许多食物和零食的热量,运动的时候应着重延长每次运动的时间,而不是追求增加运动强度。高强度的运动造成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抑制脂肪酸的利用,产生疲乏感。
相比早上,下午和晚上锻炼消耗的热量要多一些,这是由机体生物节律周期所决定的。每次运动30~60分钟较为合理, 应不少于20分钟,因为20分钟是取得健康效应的最短运动时间。运动之前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以利于机体启动运动程序,运动之后有5~10分钟的恢复活动,以利于血液运输、心脏跳动的缓和。一周3次以上的运动是比较合适的。
三、手术、药物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减肥手术、减肥药物都不建议运用在儿童身上。一是因为很少看到采用这两种方法减肥成功的报道,二是因为这两种方法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后果。
新鲜食物逐渐被加工食物所替代,各方面生活中的原因造成营养不均衡,电视、网络科技取代一部分本该享受的身体活动乐趣,孩子慢慢就胖起来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肥胖,让健康、幸福、体面的生活不会偷偷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