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了不起啊?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的。这是事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心安”的事实。但是,真实的事实是,没钱的话,你连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买不到。那不是更惨?
人们躲在“有钱没什么了不起的”背后,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找借口”!就像说,学习好将来也不一定过的好。事实上,成绩差的将来也不一定好啊。关键是这个不一定的概率。成绩好的,2成将来不一定好,成绩差的8成将来不一定好。你要做哪一种呢?
我们每个人大脑内,都内嵌这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我们不要心理崩溃。但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各种技能,战胜天性的过程。
所谓的“找借口”,就是为了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千方百计的找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而不去接受这个现实。在“有xx就了不起”的万能句型下,甚至不用思考,就能找出无数的借口,很简单。但是找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就难多了。人们总是倾向于做简单的事,回避难的事。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这一次次的选择。长期找借口,做肤浅的思考,久而久之,就容易丧失“分析能力”。而这个能力,是搜寻财富机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钱没什么了不起”,对应的现实,第一是有钱有了不起的地方。这个了不起不是你和我的差异,而是你和我之间的财富差异。深入的想一下,一个人有100万,一个人有10万,中间相差90万。再仔细想想,可能差距并不是9倍这么简单。假设一个月能存下来5000块,一年也只能存6万,需要15年才能弥补那90万的差距,这15年还要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更何况很多人,一个月根本存不了5000块!还有,你还能活几个15年?
这才是资本量级真正的差异所在啊!!
(难怪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几遍,最后想要写点什么,不是那些概念和想法,倒是 这个算法的地方给了自己很大的触动。我就是一直对钱没什么概念,感觉10万和100万都差不多。感觉自己每个月能存个2000块很少,很丢脸也没什么意思。原来一个月存5000一年才6万,一个月存5万一年就有60万。连认识都不认识清楚,哪来后面的一切呢?)
这个差异很大!是否认真尊重这个差异,就是很重要的“大脑重塑”的动力。不尊重这个差异,就会没完没了的找借口。尊重这个差异,就等于是已经接受的现实。这个差异不是用钱的数值衡量的,而是用弥补那个差异所需要的时间衡量的。明白这个差异的巨大,才有正确的压力和动力,去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效率,一边缩短弥补差异的时间。——赚钱太慢,效用减半,等到很老了才开始有钱,并不美好。很老了还没钱,更惨!
第二个现实是,“我没有钱”。这个想法自然会让人难受,但是接受了前面的现实,认真面对,难受也试是“正确的难受”。这个难受会促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1、开始深刻对待“储蓄”这个行为
2、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3、开始认真投资自己。主要是注意力和时间。
4、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没有成长,就不会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5、开始认真像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比如说过节,多数“有钱人”并没有特别区分节日和非节日,而是继续“全情投入正在做的事”,他们多半都有这种做事投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6、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不断刻意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思考模式。
7、行动。当你觉得一件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不想做又在找各种借口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去做,然后去合理化它。一旦你开始做,你就会发现你会不断去合理化,进而督促自己完成。
(就好像现在开始写这个专栏的笔记和心得一样,理由是写心理学的笔记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一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这样以后自己要写书写文章,大脑的反应和整理就已经很快了。二是感受到了在这种持续写作中收获到的反思,这对自己想明白一些道理,放下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是一个多角度,持续性的收获。所以,如果我开始写这个理财专栏的内容,相信自己潜移默化中,成长和赚钱方面也会有很多的改变和收获。比如今天体会到的,就是对自己学英语和钢琴两件事的认知,这个反思会帮助我更轻松长久的把这两件事做下去。)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能够赚到很多钱,我们大致认为,他同样为别人创造了那么多的价值。只有你真正成长起来,并且把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你才真的有可能最终实现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