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
本书主要讲如何思考,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彼此联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形成理论:理论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它可以对我们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解释与预测
验证理论:通过实验等方式来确定理论是否成立
推广理论:将确定正确的理论推广到生活
一、社会思维
1、自我
对自己的认识,我们从自己内在学到的要比从外部观察学到的要多,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但我们内在的信息往往是错的
聚光灯效应:我们往往感觉自己是一切的中心,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透明度错觉:我们总能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绪,于是以为别人也能一目了然我们的情绪
行为及感受错觉:我们对自己行为及感受的自我解释常常是错的,并且对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及感受的直觉也是错的,我们对自己大部分心理事件没察觉
自我服务: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很完美,为此可能会歪曲事实进行自我辩护,人们总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失败归于环境等外部因素;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即自己比他人更优秀;盲目乐观;
虚假普遍和虚假独特性:以为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剧,以为自己某个品质很独特
2、基本归因
解释他人行为时,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而解释个人的行为则相反,因为当我们作为行动者时,我们更关注环境,当别人作为行动者时,我们更关注别人个体,环境会变得相对模糊,随着时间改变,我们才会看到更多环境因素,也会更客观
3、直觉
理性思维:受意识控制的,深思熟虑的
直觉思维:无意识的,自动化加工的
记忆构建:
我们的记忆并不是过往事件的精确复制品,我们会在提取信息的同时,对记忆进行构建,这种构建是基于当前的感受和期许来整合,所以当前对该记忆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记忆多是美好的,反之亦然。所以这种构建会无意识地修正我们的过去,以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认识,这种构建有时会导致我们过度自信。所以,有时候别人眼中的自己比自己眼中的自己更客观。即时反馈,分解任务和设想自己判断错误可以降低这种过度自信。
非理性的原因
先入为主,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指导我们如何知觉和解释信息,比如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妒忌的人,我们更会觉得这是个下面的人
难忘的事比事实更易令人动摇,我们越容易回想起来某种东西,那个东西就越可能被当真,人们总能从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比如飞机失事报道就以为飞机不安全,而没有理性地用统计数据来说话
试图在随机事件中找规律(错觉)
直觉信念会引导我们按照能证明该信念的方式去行动(自我证实),比如老师给予高期望的学生表现得往往更好,我们直觉对方是美女,说话将会更热情
事后聪明,事情有结果后才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来证明事情是可预见的,其实不然
便捷式判断,人们喜欢走捷径快速判断,比如上海男人怕老婆
比较效应,对特定对象的评价会随着参照物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先看好房子再看这个房子,觉得这个房子烂,先看更差的房子再看这个房子,觉得这个房子不错
稀释效应。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
4、行为与信念
态度影响行为:否,只有在影响相对较小,针对行为的态度比较具体并且态度强大有力时,才会态度影响行为
行为影响态度:是,态度会随行为改变而改变,我们想要改变,请行动,不要等待洞察或灵感
角色:人有时会成为主动性的角色机器,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我们的态度
所言即所思:我们更倾向于根据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讲话内容,并且之后也会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
登门槛现象:如果要别人帮忙,先请他帮个小忙,然后他帮大忙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5、积极思维
积极思维能促进自我效能感增强,进而自我控制力增强,进而能更好进行自我选择,进而自尊感得以增强,反之则消极
自我效能:做事情时感觉到自己的能胜任的程度,自我效能最大的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做成了,自我效能就会增强
控制力:内部和外部控制点,内部控制点是指命运由自己决定控制,外部控制点是指命运由外部力量控制,当人们经历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会习得无助和被动,会有习得无助感,被控制感
选择: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比可以反悔的满意度更高,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后悔
自尊:高自尊的人更积极乐观,低自尊的人更消极焦虑
消极延伸出的情绪
抑郁: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浑浑噩噩,对生活不满意,甚至怀疑自我价值,心境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导致抑郁心境,这是个恶性循环
孤独:感觉被排斥,不被喜欢,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像个异类格格不入
害羞:社会焦虑的形式,过度的自我意识,及过度担心他人的想法
治疗方法:通过积极行为改变内在及态度;打破消极体验,消极思维模式和自我挫败的恶性循环
二、社会影响
1、说服
说服三要素:
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
说服者,更专业的人来说更具说服力,性格更相似或颜值更好的人更有说服力
说服内容,理性和情感说服,理性说服针对有良好教育背景,善于思辨的人,情感说服针对不会理智分析,或对内容不感兴趣,可能会受对说服者的喜好等情感因素影响
说服对象:中年人更保守,年轻或老年人更激进
说服渠道:
中心路径:听众会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看法,唤醒了对其有利的想法,就说服成功,否则失败
外周路径:听众由于忙或不感兴趣很少分析,会根据外部线索得出结论
购买计算机更可能走中心路径,购买饮料更可能走外周路径
逆反心理:预先知道有人要说服你,会更容易激起反驳之心
分心,通过其它东西分析说服对象的注意力,更容易说服
引导,引导对方深入思考,积极有效地思考,改变对方的思维模式,让对方自己发现道理比争辩好得多
在人有好心情或感到恐惧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说服
在影响力的笔记中会进一步说明说服的原则
2、从众
从众即个人服从大众的行为,影响人从众的因素:
一致性,表态的答案越一致,就越多人从众,答案越多越不一致,从众的压力很小很多,就越少人从众
责任,对于表态的事情对自已没有什么影响,也不需要负责的时候,更容易从众
个体,个体能力越弱,自尊越低,信仰越不坚定的人越容易从众
群体,群体中有权威或有与自己相似的人,或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人,越容易服从这些人的观点
从众的分类:
(1)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取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权力。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奖励诱惑或惩罚威胁存在的时间。比如独裁者可以通过威胁臣民的性命或者给予他们赏赐来得到臣服,但一旦威胁或奖励停止,忠诚也就不存在了。
(2)认同,指个体为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如果你身边有一位“非常完美”的人,你崇拜和喜爱他,他反对社会福利立法,你也反对。你反对并不是因为他会给你奖励或者惩罚,也不是经过思考而强烈认可这个观念,而只是为了“像”他。
(3)内化,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牢固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可信性。将某种价值或信念内化的动机是渴望自己是正确的,它们构成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原因:
相信群众是对的,个人是错的(个人信仰不坚定)
怕说出不同意见引起群体反感
当外界的影响超过了内在的信仰时,态度便无法决定行为,而会随行为变化,而又合理化,比如屠杀者批评他人会引发轻视,轻视会引发迫害,而当迫害合理化后会导致暴行,接着便是杀戮
3、社会助长&社会懈怠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有他人评价->产生评价顾虑->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削弱复杂行为(社会助长)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被混在团在团体中未被评价->没有评价顾虑->松懈,责任分散,削弱简单及复杂行为(社会懈怠)
除了他人在场,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能被唤醒,比如一起唱歌,一起叫喊等
唤醒+责任分散=群体强化,自我弱化,可能导致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个体的观点,甚至让这观点变得更极化冒险,因为我们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喜欢,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得更为强烈
群体思维: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和睦压制异议而受制于一致性压力
三、社会关系
1、偏见
对一个群体及个体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
2、攻击
本能或挫折会引发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或言语,这就是攻击
挫折(未达到预期目标)->攻击的激发以及退缩等反应->外向攻击(直接攻击阻碍自已的对象或转移攻击别的对象)&内向攻击(自杀)
攻击可能来源于内在情绪也可能学习而来,厌恶的东西,炎热或拥挤的环境,被攻击等情况下会增加攻击
3、喜欢&爱情
接近:与同学同事或社区的人更有机会接触,才有机会相互吸引及进一步发展
吸引:觉得他们具备我们所期望的品质而被吸引进一步了解
相似:如果他人观点与我们观点相似,会使我们更确认观点的正确信,并且产生好感
被喜欢: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爱,喜欢是相互的,当他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也会产生一种回馈情感,从而相互喜欢
接近、吸引、相似、被喜欢都是能影响我们友谊形成的因素,友谊能发展为爱的亲密关系,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归属感,即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关系的需要,当我们有所归属时,我们会更健康和快乐,满足归属需要,并与另外两种人类需求(自主感和能力感)保持平衡,一般会带来深深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感觉与人保持联系,自由以及有能力。
激情之爱(激情+亲密)
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情绪都包含身体和心理反应,激情之爱在于我们在生理上被有吸引力的人所唤醒而知觉到的心理体验
伴侣之爱(亲密+承诺)
如果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会最终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即伴侣之爱
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伴侣之爱相对平和,这种爱是通过温馨而相互依赖互相回报的方式实现的
愚昧之爱(激情+承诺)
完满的爱(亲密+激情+承诺)
亲密关系
公平:你和你的伴侣从感情中所得到的应该是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如果感情关系中,双方毫不考虑对方,只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那么友谊会结束
当然友谊和爱情常常建立于长期的公平基础上,那些处于长期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的公平,甚至会避免计算交换的利益,所以人们在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去帮助朋友,当人们看到自己的伙伴牺牲自我利益,他们彼此的信任会增强
自我表露:真实展现自己,彼此了解更深入,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表露更多,关系更亲密
4、冲突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就会发生冲突
解决冲突的办法:
政策限制利己行为,激励利公行为
将群体分为较小单位,团队越小,团队成功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大
充分沟通
倡导宣传利他规范,让人们都知道这一行为增加公共利益很有社会责任,就会有更多人有该行为
缓解冲突
接触
合作
沟通
和解
CG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