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经常苦恼于读书破万卷,但脑子里依旧没存货?
你是否也经常对知识的快速更新感到无力追赶?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认知停留在一定阶段无法上升,也无法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结合?
那你需要跟我一起来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这周为你推荐成甲的著作《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我认为这本书是市面上少有的,把怎么学习分析的很有深度的作品。
作者在书中指出的错误学习方法就像是在拿我举例。即便有的问题我早就发现了,却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好办法去解决,有的错误甚至是当我看了这本书才发现。比如书中介绍的“低水平勤奋陷阱”的情况。
我们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大多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做摘抄,或者是崇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的记录新知识的过程。可那些摘抄下来的名言警句,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些背诵过的诗和文章,除了能证明自己有文化,却也无法带给我们工作生活太多的帮助。
我和作者一样,以前也喜欢给自己设定一年的读书计划,每天即使再疲惫,也要读上几页书,才觉得今天没有虚度。但似乎生活还不如那些每天把我们用于读书的时间拿去享受生活的人。我的认知深度并没有得到提升,逻辑思考力依旧很差,似乎除了可能比周围人在谈到新书时更有谈资,除了不断加深的眼镜度数,思想深度上并没有什么飞跃。是这本《好好学习》让我意识到,因为我一直在这种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一直在重复着低水平的勤奋。
为什么这种我们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变成了导致我们一直低水平勤奋的罪魁祸首?
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读书并不等于背书。
大脑这种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特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由此可鉴,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这简直就是买椟还珠的行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那么,如何不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勤奋陷阱”里?读书时又如何能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呢?
答案就在作者成甲的这本只有10几万字的书里。
这本书逻辑严谨,脉络清晰,围绕着“临界知识”的概念详细展开
全书只有四个大章节:
第一章介绍哪些知识值得学,阐述为什么要引入临界知识这一概念—— Why
第二章介绍临界知识的概念,并且介绍了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 What
第三章阐述如何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HOW
第四章是案例分析—— Case Study
这一期我先介绍第一和第二章,也就是理论体系部分。第三章是实操,第四章是案例分析部分,作者成甲写的也很精彩,我会在下一期再进行详细讲解。
在介绍临界知识这个概念之前,作者成甲先阐述了他关于知识管理的认识,他认为: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在这个理解基础上就能看出大家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大概存在着三个维度。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第三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
从这里作者区分了我们在这本书要学习的内容,本书的重点不是教大家如何进行知识的收集、分类和保存。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学习底层规律上。
为什么要学习临界知识
首先作者成甲在定义上对知识、信息和数据进行了区分和比较。
只有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一概念划分。我们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上接收到那么多文章,以前都是我们去寻找知识,现在是知识主动找上门来,但我们却往往感觉严重的营养过剩,还不如以前吸收的好。原因就是那些文章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知识,只是一些没有改变我们认知和行为的数据或信息。有时候我们点开只是习惯性的动作,有时候我们看了标题就把他们加进收藏,想着以后再看,这些最终就成了我们收藏的数据。
知道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分后,作者又进一步告诉我们:
知识与知识也是不同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那些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是作者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
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
什么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听上去大家就会感觉临界知识非常有用,但是如何获得临界知识呢?作者认为首先是心态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底层心态
就像学武功先要学心法一样,作者在教招式之前,首先介绍了两个底层心态:建立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简单来说源于绿灯行,红灯停。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
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
渐进理论则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有红灯思维的人大多数都是持有整体理论的人。他们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感觉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产生习惯性防卫。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却不容易,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比如开会的时候,别人说我上次的项目做的太烂了。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而我们第一反应可能不会去思考我们项目哪里做得不好,对方的说法对不对,而是觉得对方在针对我,指责我。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不再把对自己的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再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如果说作者介绍的第一个心态启动前的心态,那么第二个底层心态就是具体执行中应该具备的心态了。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口号都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网上想找一个长期学知识的培训班不容易找,但是各种短期集训营却是铺天盖地。
而作者认为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作者介绍了学习的二八原理。我们要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
这一点点醒了我。我以前认为的读书是要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结果经常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读完以后并没有太多收获。尤其是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著作,经常是硬着头皮如同嚼蜡般的把它读了一遍。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心法练好了,下面就是招式了!作者传授了三大招,分别是: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其中第一招反思是作者认为的内功。爱看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内功练得不到位,其它招式练得再好,也就是花拳绣腿。所以在这里作者花了很多的篇幅隆重介绍反思,我觉得这就是整本书的那20%,重中之重!
反思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反思不是总结。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但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与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改进。
作者列举了三大项反思的好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 跳跃性假设;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反思可以做对标管理。
同时作者也传授了三种反思方法: 1)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反思日记。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因为看了这本书的方法论部分,我也尝试了一个月,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我自己感觉作用非常大。虽然我的反思日记写的比较随意没有固定格式和固定框架,但是我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进行思考。我把我每天遇到的事情当成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跟写日记非常不同。以前我曾经听我的心理学老师说那种天天记日记的人往往是内心脆弱,多愁善感林黛玉型的人。或者有的人记笔记就是记一些流水账。但反思日记不一样,因为它是有针对性,有分析的,所以非常有价值。从我记反思日记开始,我惊讶的发现,我每天的生活并不是重复性的,几乎每天的生活都有不止一点需要记录的点。我很后悔没有早点开始记反思日记。感觉在职场上这么多年,经验教训都浪费了。
作者列举了一个他同事写的反思日记的案例。他是从以下几方面记反思日记的:
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对问题本身的分析)
1)表面问题是什么?
2)实际问题是什么?
3)错误假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对问题根本原因的挖掘和分析)
在出现这个问题时候我的心态出现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有什么启示
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去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影响进行主动管理。我们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很大的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而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的行为。我们把反思反馈的频率强化到每天都发生,实际是在把成长的经验点一个一个积攒起来。坚持这样的训练,我们就能够见微知著,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认知深度
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原理有三: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对于以教为学作者也给出了两个tips:
第一是备课不能知道多少将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
第二是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作者详细的分析了他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开课的经历。为了3个小时的课程,他几乎耗尽了3个月的所有业余时间来准备。最终收获了课程的好评,当然同时他也通过这次课程完整地构建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收获颇丰。
刻意练习
很多人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就会想到著名的1万小时天才定律。这个理论给了很多人成为天才的希望。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并不是所有人对一件事坚持一万小时的勤奋和努力就都可以成功。而是需要刻意练习,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或者说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 我们在元认知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与认知深度上的差别。而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作者在本章的最后,再次强调了记录+回顾是最简单有效致命的武器。
最后请记住: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
让我们一起提高学习力,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