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听了网校的新课《青少年工作反思策略与路径》一二章节,让我值得反思的有两点:一、关注孩子的需要;二、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一、关注孩子的需求
韦老师讲到:青少年的心理工作,其实就是满足需要,所有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没有满足或者满足得不平衡、不充分、不健康。现在的孩子需要信任、自由、陪伴,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偏向精神层次的需求。有的父母天天在孩子身边,却只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有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或者不常在孩子身边,可在孩子心中就是一座座丰碑,一个光辉的形象,同时能给孩子力量、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
可是当今社会,有太多的父母,自己还像个孩子一样,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就是以权威来要求孩子,实际并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陪伴,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前一段时间,女儿过生日,她一直想要一个公主娃娃家,且自己早就在网上看了很多次了。可是生日那天,为了省事,也为了省钱,我陪孩子去超市买了一个简易的娃娃屋。孩子也挺喜欢,但是心理有遗憾,心理依然一直惦念着:我喜欢公主娃娃家,妈妈以后给我买个。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真的不太舒服,我们只照顾了自己的感受,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就像郭院长讲的:在没有学习心理学之前,我们都是爱孩子的,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让我们更会爱。之前我们给了我们认为孩子需要的,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或者孩子特别需要的。我们应努力寻找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尊重生命,用自己的关心爱护和榜样,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二、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周五的学习,让我更感动的是,吴小莉老师。吴老师的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好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只知道孩子的生活需求,根本没有照顾孩子的心理需要,只会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在吴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生命,虽然孩子身上有许多缺点。但她一直在思考,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她抽空联系外界的公益人士,给孩子捐赠图书、日用品和生活用品,每天给孩子讲一本绘本,教孩子国学,弟子规等,让孩子精神上富足。她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即使不是好孩子,吴老师也要让他们慢慢变成好孩子,让他们心里阳光,让他们喜欢学校,让他们真正成为人。
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每个孩子都渴望鼓励,渴望关爱,我们努力学习,关注孩子的需求,做有温度的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肯定、自信、被尊重的种子,他感受爱的同时,也会传播他心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