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位教师的成长之路,是由许多伟大的教师铺就,许多热忱的双手呵护……
我从小在牟山脚下长大,村子里的小学是我懵懂的心灵得到启蒙的地方,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知识的可贵。直到后来,我转学到了城郊,我才见识到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室、宽敞的绿茵操场、摆放整齐的图书角……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城市,看到了年轻的白老师,穿着干净的夹克站立在走廊上等待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犹记得白老师双手把一本《金星小作家》证书递到我手里,并微笑着鼓励我好好写作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力量在悄然升腾。有一次我和一位女生发生了争吵,白老师请我们来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教导我们,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我才懂得白老师身上的那股力量叫师德。温文尔雅,润物无声。
命运几经周折,终于在毕业后的第三年,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职前培训时,我认识了董文华老师,聆听她感人肺腑的报告,我的眼神始终追随着她,心向往之。我觉得她就是我想要追随的那道光。
参加工作后,我才渐渐懂得教师二字的分量,才渐渐明白那些唤醒我、给予我力量的老师,其实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大德,指引着我不断向前。
当我走上讲台时,我的身上有了一种名为责任的重量,我内心的力量也渐渐被天真的孩子们和善良的同事们唤醒。我开始想要让自己变得完美起来,要有足够的水平才能带动教室里的学生一起徜徉在语文浩瀚的海洋。我开始虚心求教,阅读提升,并用一支笔记录着日渐丰满的教育轨迹。家里几十本读书笔记,是我十几年来撷取教育箴言的荟萃,博客上的文章字里行间倾诉着我对教育的认识和探索,课间教室里晃动着我不愿离去的影子。我是教师,理应沉浸在孩子们中间,这是我最好的归宿,不是光芒四射的舞台中央,也不是四季如春的办公室,我的价值来源于学生,我因学生而存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就是我做师德这道考题最好的答卷!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我的使命,每到下课时,我就请几位学生来读课文,并及时表扬。当看到个别学生在齐读课文时滥竽充数时,我请学生一人读一自然段,当学生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才会用心。学生写作文大多用口头语,为了让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我就让学生每天读书打卡,把课文主要内容讲一遍并录音,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悄悄发生着改变。
遇到优美的文章,我当堂指导学生背诵,《爬山虎的脚》描写绿叶的那段,《盘古开天地》盘古化身为世界万物的那段,《普罗米修斯》偷取火种的那段……王崧舟老师说:“学语文永远是在学做人。”而我想说:“做教师永远是在学做人。”于是我开始想要朝着师德的方向去努力追赶那群人:为儿童研究儿童的李吉林老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讲“儿童的语文”的于永正老师、“燃灯校长”张桂梅、圆梦乡村儿童的张玉滚校长……那些启明星一样的师德榜样,让我一次次内心升腾起一种莫大的力量,以一己之力,做能做之事,尽未尽事业。
当我想起执教我的那么多老师慈爱的笑容时,我觉得师德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尚的力量,他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唤醒学生对美的向往。
白老师身上的师德,是敬业爱生,谦和温暖。我带着他的印记深深爱上了三尺讲台。董文华老师身上的师德是专业深耕,不断登攀。她引领了我,把我带进书海,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教师这份职业功不唐捐,转念天地宽。
如今,在自己深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进取,不断塑造自己精神的灿烂,我想说:师德就是自我完善,师德的尽头是自我实现,当我们想要引领一间教室里的儿童,我们就必须不断精进。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常常记在心间,把“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人生的坐标与方向。
师德是伴随我们教育生涯的一个光环,像指路明灯,又像宝石,当我们积攒的宝石越来越多,我们的面容就会趋向美好和善。感谢我的生命中出现过那么多师德高尚的老师,我将用无限的爱与责任引领无价的儿童,把师德这座神圣的丰碑努力传承下去,把师德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