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所写的这本《小巷人家》,最为读者推崇的就是人间烟火气。故事里的平常人家,百姓生活,充满着鸡零狗碎,家长里短的喜怒哀乐。
书中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琐碎碎特别能引人共鸣,尤其是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生活的人,简直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巷人家》的时间跨度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正是国家改革社会发展的快速时期。故事讲述了在这样的时代巨变中,发生在苏州一个小院的两家人——庄家和林家的大小两代人的故事。
在他们的故事中反映出三件事情让人印象深刻。
一、人这一生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也就是老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林家妈妈宋莹心直口快,庄家妈妈黄玲含蓄内敛,两家人刚搬入同一小院时黄玲对能否和暴躁厂花宋莹友好相处心怀疑虑。
但很快她们就处成了好朋友,因为她们都是心地善良的人。黄玲的丈夫庄超英是高中老师,国家恢复高考后跑到他家请教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严重打搅了他们正常的家庭生活。但夫妻俩都是拉不下脸抹不开面的人,只能一忍再忍。
泼辣的宋莹三下五除二直言快语地点醒了那些打搅到小院日常生活的人,并给出了解决办法。这让黄玲夫妇大为感激。
在宋莹的影响下,黄玲遇事也不再一味忍让。在婆婆家一而再,再而三地侵占他们小家利益之时,黄玲一改平日的沉默,勇敢发声为自己的孩子们守住了最后的保障。
同样受益的还有黄玲的女儿庄筱婷。这个从小懂事的孩子敏感隐忍,很少把自己的情感表露于外,因此默默承受了很多委屈。
而和她一起长大的宋莹儿子林栋哲外向开朗,一直鼓励庄筱婷勇敢表达自己。在他多年的陪伴影响之下,筱婷慢慢变得越来越勇敢。
因彼此影响实现人生大逆转的还有林栋哲。这个从小调皮捣蛋,爹妈都治不了的小孩儿,却成了好学生庄图南的跟班小弟。
在庄图南和庄筱婷两兄妹的影响带领下,林栋哲跌跌撞撞考进了重点高中,又冲进了上海交大。最终和青梅竹马的庄筱婷喜结连理。
庄林两家人在小院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互相帮助,彼此扶持,充分诠释了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
他们让相逢的意义,变成了彼此照亮。
但对门邻居吴家的女儿吴珊珊的命运就一言难尽。吴珊珊的爸爸老吴带着珊珊姐弟俩跟带着一女的继母重组家庭。爸爸老实巴交,继母精于算计。
吴珊珊本想考高中的愿望在父母的算计之下改成了师范中专。一直心怀不甘的她逐渐变得争强好胜,把算计心用在别人身上。
如果说吴珊珊为了弟弟吴军的前途厚着脸皮利用庄林两家人的善良算计他们的房子和照顾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她做了老师,结婚后别有用心地想侵占林家的房子就颇有些不要脸的味道了。
在家庭的熏陶下,吴珊珊也变成了心胸狭隘勤于算计的人。她不但寒了真心爱护她的长辈们的心,也和优秀的同辈人渐行渐远。
二、任何时候,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迎来更好的人生。
故事中庄家爸爸庄超英一直非常注意国家时局的变化,他从国家恢复高考敏锐地觉察到读书的重要性,一直严格要求两个孩子好好上学,最终培养出上海同济和上海交大两名大学生。
同时庄超英还适时点醒了林家爸爸林武峰,让他也把林栋哲的教育从心底重视起来。最后林武峰调往广州工作,林栋哲在相对好考的广东考上了上海交大。
庄家表弟向鹏飞虽然不喜学习,但头脑灵活。他开车跑货运消息灵通,在国家尝试“价格闯关”时期利用车队优势,和上大学的庄图南、林栋哲互相配合,倒卖紧俏物资,早早当上了万元户。
林武峰因为利用休息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被人告发,惊惧之下调到改革前沿广州工作,对国家政策的变化有了更直接的感受,个人职业生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接踵而来的国企倒闭,工人下岗,自主择业…这些时代的阵痛和冲击都没有击倒两家人。林武峰是工厂技术中坚,宋莹当上了饭馆老板,庄超英调进了市重点中学,黄玲开办了小饭桌…
庄家和林家两家人都关注时局,做到跟随大趋势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因此在时代变化里他们才能紧跟形势,越来越好。
三、伦理亲情在利益争斗中割裂冲撞,传统观念在现实中悄然改变。
故事中描写的因为现实利益引发的一家人之间的冲突对抗让人触目惊心,但这些同时也是真切发生的事实。
庄家爷爷奶奶偏袒老二一家,一直压榨老大庄超英,对小女儿庄栋林更是不管不顾。
庄栋林是下乡到贵州的知青,因为已经结婚无法返城。她不想儿子向鹏飞也一辈子留在穷乡僻壤,就千方百计想把孩子转回苏州生活。
当庄栋林带着儿子回来时,大嫂黄玲为了自己两个孩子的前程拒绝接纳向鹏飞,娘家二老和二哥一家也只想把他们娘俩推到大哥家。万般无奈之下,庄栋林只好带着儿子又回了贵州。
庄超英为此和妻子黄玲大闹一场,两夫妻心中从此心怀芥蒂。虽然大儿子庄图南考上大学离家之后黄玲接回了向鹏飞,但她和婆家的疏离已成定局。
庄超英曾经心中怨恨妻子良久,慢慢的,他自己也体会到父母对他们兄弟姊妹仨的区别对待,看到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们的不同态度,终于不再强求一大家子人之间在不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理解与和睦。
进入暮年的庄超英慢慢不再单纯愚孝,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才是会长久陪伴他的人。
无独有偶,大儿子庄图南的女友李佳的家庭和老庄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佳的父母当知青到了东北,心心念念要回上海的他们让自己的孩子们从小说上海话。
现实是他们上海的家早已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所。为了把李佳和她弟弟的户口落在上海,李佳一家人各种委屈求全。
大学毕业后李佳拼命工作赚钱,只为能在大上海买下一处容身之地给自己的父母。旧居拆迁时,李佳为了弟弟的利益和爷爷奶奶叔叔一家抗争到底。
事毕之后李佳想,能为弟弟争取到的利益她已经尽力做到了,问心无愧之后就比较容易放手;能为父母做的她也尽力做了,今后父母的观念她需要引导而不是盲从。
而这些之后她最重要的生活,是和庄图南一起努力建设他们自己的小家。
人生在世,诸多无奈,为了各自的利益,亲情友情统统都得算计。就像黄玲所说:你们为了让你们的孩子多吃一口,就想让我的孩子少吃一口…
为了大家庭无私奉献大半辈子的庄超英最终也未得到父母弟弟的感谢,和他最贴心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儿女。
新一代青年李佳更早看清楚了这些纠葛,也让她和庄图南未来的婚姻少了家人的困扰。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点看待事情,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只有无奈撕扯之后的勉力平衡。这大概才是生活的真面目吧!
就像《小巷人家》中描写的故事一样,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在面对这样那样的事情。
大时代之下,我们的小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打拼,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自己最懂。
惟愿每个人在辛苦一天之后,都能体会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暖!都能让这些最平凡的人间烟火,抚平奔波忙碌的疲惫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