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到这个小镇上班时,女儿在邻村的幼儿园上学,幼儿园在村子的最南头,而我上班的学校在小村北边,于是每个工作日的早晚,我都会准时的从这个小村中间穿过。
小村叫陈位寨(也或许是陈魏寨),属于安阳滑县管辖。它实在是小,狭长的一条,总共只有几十户人家,一条不宽的乡村公路从村中横贯而过,站在入口就能清楚地看见出口。村子并不富裕,公路两旁的房屋大多是普通的走廊房,只有几座楼房星星点点地点缀其中,如鹤立鸡群一般。也许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来来往往的大多是衣着朴素的老人,脸上永远是乐呵呵的。老太太们大多都抱着孩子,坐在公路边阳光下闲适地聊天。小村也格外的整洁,路上看不到飞扬的垃圾,公路两边被见缝插针地种上黄瓜,豆角……连架子也搭得整齐划一。
最初从小村经过时,总是惊诧于它的一个景观:公路两旁临路的的房屋墙上,隔上不远就会有一条绳子,两端用钉子固定在墙上。绳子上总会挂着一些物品:有时是一只小孩的鞋子,有时是一件衣服,有时还会是一个书包,一只圆珠笔,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其中某一条绳子上居然挂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
在多次目睹这样的景观以后,一天接孩子时终于忍不住问了幼儿园门口抱孩子的大妈:“你们路旁为什么总挂一些东西,是用来干吗用的?”大妈笑盈盈的回答竟让我感动良久,以至于再从小村经过时总是忍不住对路旁的老人们微笑。
原来,贯穿小村的公路是其他小村到镇上的唯一通道,村北又有我们这所覆盖半个镇的学校。南来北往的,也算一条交通要道,总会有一些步履匆匆的过客遗落一些东西,村民们就随手把它们捡起来,用绳子绑在路边,等待失主前来寻找。时间长了,就成了一道景观。村民们是在用自己的形式诠释着“路不拾遗”。
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儿上小学后,我也随之改变了上班的路线,彻底告别了小村。但近几年来,随着学校生源的扩大,班上不断有来自那个村庄的孩子转入,我发现,这个村子的孩子,不论成绩好坏,大都性格敦厚,与人为善,很受其他学生的欢迎。是啊,在一个民风淳朴,与世无争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教养怎么会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