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感恩之心与久远至今的牧歌同频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给自己集中安排了一段时间,专用来阅读李娟的作品。喜欢李娟的羊道系列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与《冬牧场》。

羊道系列记录了李娟跟随扎克拜妈妈一家在阿勒泰地区春夏牧场的见闻;《冬牧场》记录的是她与居麻一家在准噶尔盆地沙漠的牧羊生活经历。这两家都是以传统放牧为生的哈萨克族。

新疆全力推进的“牧民定居”工程,截止到2020年,已基本解决了全疆10万户牧民的定居工作。哈萨克民族文化处于新旧交替的传统与现代交织阶段,而李娟记录的正是这期间的所见所闻。国家为维护西北部自然生态平衡出台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政策几十年,对游牧族规划并圈定四季牲畜食用牧场(以阿勒泰地区为例—如图)。同时,为改善牧民生活质量与减少转场辛苦,在转场路线中修建了许多便于停留的房屋。而李娟作品展现的正是在落实这种政策过度阶段的风貌,它表现的是游牧生活的原始风貌,因此,弥足珍贵。


我尤其羡慕李娟,有哈萨克牧民愿意接纳她跟随游牧,这相当于,一旦她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可能会中断游牧体验。令人欣慰的是,李娟把这些情况提前考虑在内,她意志坚强,尽自己最大能力避免给别人增添麻烦。不仅如此,她还收敛起原来的个性,以低调再低调的姿态融入牧民家庭,积极分担牧民家庭的劳动并主动学习新技能,每日为大家烧茶做饭、收拾房屋、学习做奶制品,提水背冰、捡柴拾粪,帮赶牛羊拉骆驼等,呈现着乐观与勤劳的形象,以自身的吃苦耐劳精神赢得了牧民家庭的尊重。

李娟同样视收留自己的牧民为家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劳作中,她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与勤劳善良,与两家牧民相处得和乐融融,温暖片段不胜枚举。同样,她在作品里反复强调的阿勒泰美景,令人无限向往与难以忘怀。她朴素与自嘲的文字里不时流露着的幽默风趣,为我们还原出哈萨克牧民的真实世界。

我同样无比地佩服李娟,跟牧民转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并不完全熟悉哈萨克民族的习俗与语言情况下,要做到完全融入牧民的生活与工作,要与恶劣的气候作斗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万不可坚持下去的。但,李娟做到了。这是心诚则灵的魔力成就与经历的释然。李娟与母亲有在哈萨克牧区开商店与做裁缝的经历,这让她多少懂得一些哈语,虽然她自嘲是比划出来的猜测与简单的自学,还有母亲的指导。当然,她为自己准备好了每天学习哈语的教材并常习与用之。这样的语言学习进步也是非常迅速的。(同样,这也让我想到三毛六个月掌握德语的学习经历)


阅读李娟与哈萨克族牧民的相处经历,总会情不自禁与自己认识的哈萨克族暗暗做对比,因为职业需要在哈萨克斯坦国工作过,与国内有知识文化的哈萨克族一起共事过,也因国际教育接触过不少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外哈萨克族的不同。而李娟的作品恰恰补缺了我对新疆哈萨克牧民的了解。如此,对定居、半定居(工作与游牧结合)、游牧三种方式的哈萨克族有了基本的认识。

不由间,也令我想到了自己的过往与哈语老师,那是多年前同在哈萨克斯坦国单位办事处的中国籍哈族同事卡西,她给我简单辅导并教过一些哈语口语。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她让我面对说哈语的人时,一定主动告诉他们“мен казикшан ухбанмен ”(翻译:我不会哈语)这句话一旦说出来,令听到者的反应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卡西本身就是一个幽默的人。

那时,我经常接触拉丁文字与基里尔字母,而哈萨克斯坦国的哈语拼读字母与俄语使用的基里尔字母大致差不多。所以学习哈语发音对我根本不难,但要学正宗的哈语句子,就得靠记背单词与努力学习语法规则。哈萨克斯坦国为2025年全面恢复拉丁字母的哈文也过度二十多年了。

而中国的哈萨克族使用的文字与哈萨克斯坦国的文字是不同的。1982年,我国完全恢复了传统哈萨克文,即从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人后使用的阿拉伯文拼写的本民族语言。我国也曾在1959年创制拉丁化哈萨克文,但因传统哈萨克文比较完善并拥有广泛的使用基础,推广无法普及。

我也是一个被多语种字母影响的人,如果再学阿拉伯文,是否具备耐心毅力我是不清楚的,因为经历得我去感受,况且,塔吉克斯坦国的留学生告诉过我多次,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就是阿拉伯语。不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哈萨克语与学习阿拉伯语本身是有区别的。语言难,难的不是说,而是对文化、习俗与惯常语境的正确把握,否则,沟通难免生硬与无趣,唉,学习除非万不得已,谁又愿意主动去学习一门新语言呢!


再来回到李娟的作品里,李娟经历过的极端天气经历与极度疲惫的生理极限,面对危险,用极大的忍耐之心与毅力克服一次又一次转场的困难,骑马骑骆驼的技术已算不得困难,而对一个汉族姑娘,骑术是相当值得佩服与自豪的。毕竟,马背民族基因里携带的优势与汉族所缺乏的两回事。

这更令我这个敢想却不敢实践的胆小之人对李娟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曾在姑娘时,也有过在旅游景区被人牵拉骆驼缰绳才敢坐上的经历,就那,也是胆战心惊的。如果再让我上马背就更难了,因为怕马踢人,还怕它受惊狂奔后把我扔下去踩踏的危险。所以,多年前也曾萌生过利用暑假进夏牧场跟随牧民转场避暑,但备受家人打击后,就放弃了。看了李娟描写的夏牧场转场途中的恶劣天气,常伴着突然落下的暴雨、冰雹与风雪,湿冷多过暖才是事实真相。终于明白了为何哈萨克族那么喜欢喝茶,男性为御寒喜欢喝酒,他们常年跨在马上的腿形与风湿病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落下的。

我不由心中暗暗感谢家人对我明智的劝阻。我曾萌生过无数次转场的冲动,皆因缺乏考虑寒冷对身体侵袭的问题。我从小就是个不耐寒冷的孩子,关节炎还是居住到地暖房后才渐渐恢复好的,所以,别提李娟在夏季牧场常遇到被雨雪浸透衣服或脚踏冰水的经历,也别说她在冬季穿着里三层外三层衣服依然被冻僵的情形,这些让我听着都会发抖与胆怯,对我来说都是致命的冒险,肉体遭罪,也是精神的折磨。


而李娟呢,她能顺利度过这一切对身体的对抗,不知道是否与她常年跟着母亲与叔叔,带着外婆,居无定所,辗转多地的经历有关,为了谋求生存,他们在蛮荒之地居住过地窝子,凑合在别人的废弃屋里生活,在山里搭建过塑料布围成的简易房。她的所有经历为她撑起了一颗可以比别人更容易接受困境的强大心。她描述过的苦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与难以忍受,但她似乎并不以为然也绝不会过份强调。这是她能在不同季节领略牧场的底气。这并不是哪个人能轻易复制与坚持的事。

我常对李娟在夏牧场的寒冷感到忧虑,想到自己也曾上去过的雪线,见过山下零上40℃,山里牧民依然着冬衣,戴皮帽,踩着厚皮靴的样子,坐在马上放牧。我尤其感怀李娟每逢转场之日必遇变天的不幸,被雨水淋湿的马背上的每一个人,不分老幼,不分人畜,他们组它们在探进冰雪未消河水中的冰冷毫无二致,在温度剧降的冬牧场的沙漠风雪中寻食的骆驼、马、牛与羊群对漫长迁移的苦难也与人毫无二致,还有,在风雨雪天的夜里,为驮物的骆驼马等卸下重物的那片刻轻松的瞬间,虽仅有两三个小时的放松,但牧民也绝不偷懒,他们彻夜不眠,在露天的寒冷中用温吞的茶与冷馕慰籍着饥饿与疲惫,陪伴与守护同样在露天野地里怕会失散的牲畜。凌晨最冷最黑时,他们便要重新出发,这一路上,狂风暴雨与冰雹大雪相互交替,想到那些古老难走的羊道,祖祖辈辈如此踏过,想到他们嘴里述说过的一条条跌落山涧的生命,有他们的朋友亲戚,也有无数被牺牲的牲畜。

而不停转场迁移的长途跋涉,只是牧民为了恢复那一片片经过牲畜的啃咬后,还待恢复草场活力的选择,因为只要给予它时间,给予等待,来年这里又会生出新的草再供牲畜使用。这种克制的隐忍与自信的等待过去未来都贯穿着哈萨克牧民的一生,也贯穿在跟随牧民四季转场的每只牛、羊、马、骆驼、牧羊犬的甚至猫与宠物的生命里,而常常会发生的事是,有些羊羔还没有见证完整的四季,就在秋季上膘时被选为人的口腹之食了。


同样,转场途中也常常发生着令人感动的温暖,每一个有毡房的牧民都会为经过的转场牧民准备酸奶,以慰籍他们长途跋涉中的饥饿疲惫。哈萨克族是懂得感恩互助的民族,他们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他们说自己家里一半的食物属于客人。所以,进了任何一家牧民的毡房,都有热奶茶喝,还有馕吃,条件好的,花样会更多。遇到拖依(需要热闹庆典之事),还有手抓肉与更多琳琅满目其它食物。关键是,有音乐有跳舞。还有更多民族传统节目,如姑娘追,鹰猎表演与赛马等。

哈萨克族有古老的风俗,不为取食而猎杀其它野生动物,而是只取食与交换与自己有关的劳作产品,如此,只有随自己转场的牲畜,即以牛、马、羊、骆驼等生产的产品交换所得的物品。过去年代的猎人狩猎只是为保护草场获取一些动物皮毛而已。他们通常在宰杀牛羊与食用肉前祈祷:“我们不是为吃来到世上,你们也不为被吃而来到世上。”他们从来不会食用未经诵经而病死或冻死的牲畜。除了极端天气发生不可抗力或真正死于途中的病畜,牧人难有丢失的牲畜,因为总有牲畜混入别的群体或落单,一旦被牧邻发现定会热心照管,并迅速把消息散播出去以便失主领回。

对待大自然,他们在转场搬迁前会小心处理掉遗留在那的生活垃圾,绝不会把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在影响草木生长的地方。是啊,这是懂得把大自然循环为自己服务的民族。草场是牲畜的口粮,他们逐水草而居的目的便在于此。如此,世世代代,想象人类的祖先,不就是这样,从狩猎变为驯养动物,再到农耕,渐渐形成国家走上定居生活。

李娟笔下的哈萨克牧民,性格鲜活,善良朴实,长相动人,眼珠呈现不同的色彩,他们的婴儿更像天使般纯洁美丽,不论是生病着,还是待产的孕妇,只要步入春夏秋冬的放牧上,便意味着不停地迁移。在游牧生活中展现牧区人之间独特的礼仪,进门即是客,且会把最好的食物无私分享出来。


阿尔泰山峦起伏,美景不断,阿勒泰地区被称为雪都,我们看到了李娟眼里的美好世界,它的辽阔与它附加给这片土地上的牧民的喜怒哀乐都随着转场带进松脂香的森林里、溪流边、草原中与毡房里。同时因生存必须,体现在无数劳动的画面里,晨起放牧时带着牛羊浩浩荡荡地出发,暮归时喧嚣热闹的场景,他们在放牧的间隙里擀毡子、绣花毡、编织毡带、剪羊毛驼毛、做皮鞭、做牛皮绳、捻毛线、装饰马鞍、抬锅热水洗衣服、拾柴捡牛粪、修补牛羊圈、给羊消毒治病补充盐份,给马私补营养玉米餐,令狗跟在身边,让猫帮着捕鼠、命骆驼俯下身给它们身上重重的家当……如此,迎来新生命送走故人,那些需要盛装打扮迎接美好相聚的时光与痛苦告别的场景与画面,都像得到了祈祷,除了歌颂与珍惜,更多是不舍,隐忍与接纳。

我想,李娟所表现的转场牧民家庭,不论是扎克拜妈妈一家,还是居麻一家,以及由他们代表的大多数牧民之家,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放牧过程中常常遭受极端天气的考验,他们的基因里,他们对严寒的忍耐与免疫力都远远高于我们这些常年定居在温室里的人。



而,也正因此让我们看到了牧民的经历的苦难,而由不得替他们担心,也让我们懂得,自己活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与同情牧民的生活,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默默地承受着,承受与迎接着一切可能来到的我们眼中的苦难,而他们对待这一切,有似乎毫无怨言地随顺,生命来来去去,失之自然,来也自然,一切都要坦然接受。

也许只有经历过游牧生活的人们才能更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深刻,四季轮回,春寒料峭,牧民从地窝子里搬出,赶着牲畜从贫瘠而严寒的冬牧场沙漠北上,几百公里的路,短则三四天,多则十几日,牲畜随之被赶进春牧场,渐渐迎来前山夏牧场到深山夏牧场的草木茂盛,牲畜就这么日日不停留地走着吃着,到了秋季正是膘肥体壮之时,不久,它们的生命大限也就到了,有的还活不过一年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尤其令人难受的是,它们从新生命一诞生就要接受牧民强行实施的母子隔离,因为,人比出生的牛更需要牛奶,那些喝过山泉水,啃食过丰盛花草的牲畜肉质都是贡献于人的,动物的母子情是可以完全无视的。它们一生都在奔波,牧民的一生也随它们在奔波……


最后,感谢李娟为我解了几个惑,第一,为何山里少见野兽,明明我在可可托海的路上见过尾随羊群的狼,而李娟解释,阿尔泰山北麓才是动物的天堂。那地界便是翻山到了俄罗斯境内,确实啊,曾坐在国际航班上领略过,大家都称老天太不公平,为何一翻山的世界里竟是森林密布,草木旺盛的景色。俄罗斯的土地广阔而富饶,其中的森林资源即是为其增添富饶的原因之一。所以夏季牧场里的野兽都跑到俄罗斯那里享受去了,所以李娟的文字里少有野兽狼熊等对牲畜的侵扰。

第二,马是被散放着的,它们与牛羊一样,会被牧民投放的食盐吸引。所以它们不会走丢,食盐就像还魂药一样,死死地吸引着并知道这些牲畜回家,它们对有过一两遍的地方便存在深刻的记忆,老马识途的文字出现过多次,但人的智慧永远高于动物,牧民把动物的特性拿捏得死死的,掌握的牢牢的。

对秋季牧场的赶场描述里,牧民先会赶着羊牛马路过柳树,它们根据身高吃完了矮处与中部的叶子,最后才轮到赶骆驼上场,它们一来,柳树顶部的叶子又被席卷而空。动物出场的顺序不能反,如此着,又期待着来年的柳树发芽。这就是牧民的游牧智慧。

还有,对于冰雹的描写令人深刻,它们与雪片的图案也是一样的,山里湿润,水汽常蒸腾在空中与冷空气交汇,产生雾气后又撒下雨雪冰雹,那每一滴雨、每一粒冰雹、每一篇雪花、每一朵浮云里都似乎藏着造物神的密码,它们洒落大地后,密码也就被打开了。天地之间的妙传由旁观者记录了下来。这即是远古至今的世界,毫无炫技,它本来就那样存在……


而牧民的一生与转场途中的牲畜,又像告诉我们不愿落幕的人类智慧,那久远的驯养动物的进化史依然没有被文明淹没,牧民的低调质朴、勤奋善良与信仰,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依然存在着。

我们还要隆重地感谢愿意停留于远古时代,以放牧为生的群落一族的贡献,他们为我们奉献的食物,是经历无数次迁移与风霜雪雨洗涤的产物。如此,当你再吃到这样的美食时,会不会想到牧民与牲畜经历的一切过往?你会不会在食用这些肉类与奶类时,把咀嚼的速度放慢?把品味的时间加长?你会不会想到克制食用?……如果你做到了,我想,那是对游牧的尊重,也是对你口中食物的感恩。

最后,愿我们的感恩之心与久远至今的牧歌同频!

鹅喉羚

(特注:文中之后的几幅风景图皆来自新疆著名摄影师俞兆龙作品选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176评论 5 46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9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232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53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79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77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26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95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36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6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1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9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7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38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32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