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日的传说,出自《书·尧典》、《十州记》、《淮南子》等,故事内容如下:
羿射日传说
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山海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彤弓即朱漆大红之弓,帝俊赐给羿大弓,羿开始独立创业,发展成羿部落,羿族是个善于射箭的部落。《山海经》并没有射日之说,只说羿部落的起源,擅长射术。
屈原《天问》“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彃bì,意为射)说明战国时期已经有羿射日的传说。屈原在问,羿是怎么射日的?金乌鸟是怎么掉下羽翼的?
羿射十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时的《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第二》:“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及夏之衰,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鄩。”“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兽,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伯明后以谗弃之,而羿以为己相。寒浞杀羿于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于穷门。浞遂代夏,立为帝。寒浞袭有穷之号,因羿之室,生奡及豷。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使奡帅师灭斟灌、斟鄩,杀夏帝相,封奡于过,封豷于戈。恃其诈力,不恤民事。”
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
后羿代夏,指的是夏朝建立后,夏启昏庸无度,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太康继位,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的事情。
唐代成玄英的《庄子疏》:“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宋代《锦绣万花谷》:“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羿,史载的有三个弈,第一个是帝俊赐大弓的羿,这个羿是羿部落的创始人;第二个羿是帝尧时代的人,射十日的羿部落首领;第三个是夏太康时期的后羿部落首领,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就是他干的,后来被手下寒浞抢班夺权给杀了。民间传说中,既有后羿(夏时代)射日,也有大羿(尧时代)的射日。
二、还原“羿射日”的历史真相
——历法的重大变迁
《山海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上篇已经讲过,这个“生十日”就是十日太阳历法,“生月十有二”就是十二月的太阴历法,远古帝俊时代,帝俊同时采用两种历法(阴阳合历),昊天命,授民时。
《尚书·尧典》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日中,即白天不长不短,为春分。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日永,即白昼最长,为夏至。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宵中,为夜晚不长不短,为秋分。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日短,即白昼最短,为冬至。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这是典型的十日太阳历法,说明从帝俊一直到帝尧,一直延续的是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阴阳合历)。(下篇讲河图阴阳合历的源头)
“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从这个时代开始,才有“羿射日”的历法的变革,射日的真相其实就是射掉扶桑树上的十个金乌日的九个,参读上篇《太阳高高挂在扶桑树上》,仅保留一个金乌日,只用一个金乌日来确定一岁的岁首(冬至日),即纪年;以观测月亮晦朔变化“十二月太阴历”来纪月,这就是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的《夏历》的起源。这个新的历法的确简单,百姓只需要看月亮的变化,就可以确定24个节气的规律。所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大羿也被百姓奉为“英雄”。到了夏中康时代,大羿部落的后人后羿代行夏正,而普遍推广了其先祖的大羿历法——《夏历》。
无论是尧时羿射日,还是夏时的后羿射日,其实讲的就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历法变革”。
三、羿射日之恶
被民众奉为“大英雄”的羿,“射十日”(废弃十日太阳历法),的确是做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这件事到底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是为善还是在“作恶”?我认为羿是恶大于善。
恶之一:致使“天人合一”的大道开始有偏离了
太阳、月亮的活动规律与我们人类是息息相关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物候的变化也是与太阳月亮有密切关联的,比如,植物的生、长、结果、冬储,候鸟回归周期都是按岁(太阳的规律)而变化的,兔子的生育周期(从受精到分娩,周期为30天),女人的月经周期等是与月亮的变化周期有关的,这也是月亮上有个“玉兔”的本来的面目,我们先古的传说不是迷信,都是有实际内涵的。这个内涵就是“天人合一”的阴阳合一的大道。羿射日开始偏离了这个正道。
恶之二:文化从阴阳互补的太极而转向偏阴偏私
“夏正”以后,废弃和压制了“十日太阳历法”,确定了后来所谓的正统“中原文化”,压制和消灭其他崇尚“太阳”的部落,把同根的东部华族子民称为“东夷”,南方的华族部落称为“南蛮”,而维“中原文化”为正统。造成华夏子民数千年的内斗和分裂。把“生十日”的太阳历法解释为“生了十个太阳”,致使“河图洛书”《易经》等文化成了无本之末,而后演变成了神话、巫术、占卜等糟粕文化。
天地之大道至公至正,五帝时代至公至正的“禅让”帝制,到了夏开始转为有私心的“家承”王制,开始偏离天道至公的大道,夏朝没有承继几代,就被商汤“革命”了,商后是鬼神文化开始泛滥。所以孔子对“夏商周”的评价是“吾从周”,并不认同夏商文化,但孔圣人也没有找回华夏文化的根本之一的“十日太阳历”,从其对《易传》解释中,看不到一点天文历法的影子,说明主流的“中原文化”中,这个“十日之阳”已经失传很久了。
恶之三:文化从阴阳合一而开始出现偏差——从阴
“一阴一阳为之道”来自于远古的《阴阳合历》,中国文化的根本强调的是阴阳合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思维模式,一旦失去其中最重要的“十日太阳历法”,从崇尚太阳偏向崇尚月亮,我们的文化也开始出现偏差,阳的一面(务实、阳光、求真、自强不息等),偏向于阴的一面(务虚、阴暗、浮夸、奴性求稳等)。由于文化和历法未能实现大统,致使华夏民族一直处于内斗分裂状态,到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虽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先古的典籍失落民间,未能实现文化的大统,虽然有些文化大统的迹象(至公至正的秦制),还有统一文字、度量衡、车同轨等,但还是没有回到华夏民族的文化大一统的根本。汉后“独尊儒学”更是偏离太多,到了宋代,甚至崇尚极阴的“回回历”,阴风至极,华夏民族威武阳刚的阳气不济,虽然经济文艺诗词繁荣昌盛,其结局亡。
四、中华文化的复兴的曙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是说楚人的实力如何,而是说在楚蛮文化中还保留有中华文化的根本,正是这个根本还在濂溪书院,还在岳麓书院,只要这个根本不灭,星星之火终究可以燎原。中华优秀文化的回归之路,就是要找回我们文化的根本,去除糟粕,中华文化必将回归正途,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就在眼前。
元贞之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欢迎留言讨论,关注“元贞之道”公众号一同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