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我参加了一个关于绘本阅读的培训,认真读完了《菲菲生气了》《爷爷变成了幽灵》和《谁嗯嗯在我头上》。许久没有读过“小画书”的我,在老师的分析下,从看似简单却蕴含巧思的细节里感受到绘本的趣味,从此成为绘本的铁粉,内心那个胆怯、惯于自责的小孩也从故事中得到很多抚慰。
绘本是用一组图画讲故事,适于低幼儿童阅读启蒙的书,却吸引了很多成年读者,我读得越多就越好奇,为什么它能够让人在轻松愉悦中被影响和改变?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让我们一窥绘本图画“语言”的奥秘。
作者说“一本好书能提供一个'体会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打开情感的出口和入口。”为了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心情随着主角的际遇起伏,创作者们需要运用哪些技巧?作者从绘本的整体架构、绘本元素、形式技巧和内容手法四个方面,结合经典绘本作品阐述了文字和图画创作方法。
沉浸式阅读离不开场景氛围的营造,绘本的图画在构图、色彩、笔法、明暗等细节都精心设计。好的绘本不只要捕捉真实的影像,更要让图像具备深层的意义。书中写道。
比如意大利英诺森提的《铁丝网上的小花》,这个以二战时期德国小镇为背景的故事,以阴沉的色调为主调,由上而下的视角去处理,每一张图都“没有天空”。
如果把一本绘本比做一串珍珠项链,串起珍珠的线,大珠小珠的组合规律就是画面的韵律。
以意大利名画家朱里安诺的《小石佛》为例,把书页摊开,一页一页连接起来,即可发现其中的阅读韵律。
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则采用了画面随着故事情节推进越来越大,连续三页满版时故事情节到达最高潮,然后再对称式地逐页缩小。
图文组织的规律,配合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它们彼此呼应,成就了动人的作品。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指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暗示。绘本图画细节中,也有许多伏笔。
在《巨人与春天》中,是画面与画面之间相连的线索。
第一幕远景小窗口映出的人影,接到下一页的近的窗景是巨人在读书,再下一幕巨人半躺,翻到一半的书盖在身上。窗外的鸟,预告着“春天”的出场……故事的起伏转折都不会突然冒出来。
在绘本《森林大熊》中,同样是看着“野雁成群向南飞”,第一幕的熊站在山顶,头抬得高高的,自信自在自由。而故事最后,熊的手搭在铁丝网上,看向网外的天空,物似人非,加深了此刻的伤感。
好的表达方式是间接的,只布线,只埋火药,火要让读者自己点。因为感动是读者内在情绪的涌现,不是外力强加硬贴。作者说。
有简单文字的绘本,读图还能借助文字,如果对气氛、韵律、伏笔等图画语言缺乏了解,看无字绘本会少很多乐趣。
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我曾翻过两三遍都有点不明所以,作者细致解读了这个“凯迪克大奖”名作的“运镜”及蕴含其中的戏剧张力。
书中写道:
我们看《疯狂星期二》开头的第一幕:“星期二晚上快8点。”镜头由远推近,一只乌龟抬起头来,翻页过来,一群青蛙低空掠过乌龟的头顶,吓得乌龟缩头。
以乌龟作配角,它抬头缩头的动作,引起了“好奇”和翻页后的“惊奇”。
表达一个情节,可以不用直接的呈现,间接的导引会有更强的效果。比如说我们要画“狮子到池塘边喝水”,不好的画法就是“直接”画一头狮子,一步一尘土地走到池边喝水,把在池塘边喝水的羚羊、斑马全吓跑。好的画法是“间接”,画面先岀现羚羊、斑马在喝水,忽然都抬起头,眼睛睁大,露出恐惧的表情,然后全部掉头跑开,池塘出现一阵涟漪,水中隐约看到狮子的倒影。
读到这里,想起白先勇说《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不由惊叹,经典的内核如此相通。
再看这一页,
青蛙潜入住宅,老太太在客厅睡着,青蛙在看电视。这一幕威斯纳给我们电视的背面,用光制造诡异的气氛,门边的猫低头弓身,张力由“配角”来拉紧。沙发、壁纸繁复的花色,客厅富多样的摆饰,对比老太太的孤寂。这一幕有很深的人文精神。
谁还能说给孩子看的画书就简单?细节里藏着这么多深意的绘本,如同宝藏等待爱它的人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