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有璨在他的书《运营之光》里,讲过一个他朋友L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L是他认识的一个做了十几年手机芯片级解决方案的硬件工程师,L曾经呆过索爱、诺基亚和黑莓,算得上是专家级的研发人才,但现在,L却失业了,且处于极度焦虑之中。
L失业的原因说来令人无奈——曾经在手机行业里,每个手机品牌的芯片方案都需要自行设计自行解决,所以L这样的人才至关重要。但时过境迁,如今手机底层的硬件解决方案,已经不再需要由品牌厂商来去关注,而是会由芯片厂商如高通、Intel等少数几家巨头级芯片商根据需求统一设计好几套可通用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品牌商,品牌商们则只需要做好外观、界面等的设计即可。
这意味着,像L这样的芯片级硬件工程师,现在的求职方向只能是高通、Intel等芯片厂商,品牌厂商已经不再需要他们了。而高通和intel的相关员工,基本都在美国。
L的感觉是,自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读罢这个故事,我心中涌出一阵悲凉之感。黄有璨老师说,任凭你如何NB,你也无法保证是不是哪一天,你就会被无情抛在时代的身后,成了那个被替代的家伙又或是一场新变革的牺牲品。
二
2016年初,AlphaGo的惊世对局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今年年初,AlphaGo人机大战的傲人成绩,又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得不惊呼,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
作为一个不懂技术,也懂算法的普通人,我满脑子盘算的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那么厉害,N年后,机器会取代我么?我会失业么?我会和L一样,成为时代发展的牺牲品么?
正是怀着这份对未来的焦虑,我认真学习了李开复老师的新书《人工智能》。
李开复老师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5秒钟法则,可以来判断,哪种工作容易被AI取代。
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比如说,股票交易市场的普通交易员,汽车司机等。
甚于5秒钟法则,李开复老师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家政等工作的人员,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怎么样,你中枪么?看到翻译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消息,我的玻璃心瞬间碎了一地。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苦学翻译的热情,立刻就被打击没了。尼玛,如果我苦逼学了半天,最后还是失业了,那我图个啥啊?
面对未来,我只感到一片迷茫,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三
李开复老师却说,AI或许是造物主的善意之举,用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来提醒人类:你应该往前走了!好吧,谢谢我的主,这个信号,我已经接收到了。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大步向前,立于不败之地。
在AI时代,该如何学习,李开复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主动挑战极限,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
从实践中学习。
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互动式在线学习的优势。
主动向机器学习。
既学习人人合作,也学习人机协作。
学习要追随兴趣。
四
也许,你觉得李开复老师说得太高大上,那不妨听听黄有璨非常推崇的ABZ理论。
ABZ理论源于LinkedIn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Reid Hoffman认为,你在任何时刻,手中都需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A计划,是一个当下你觉得值得你去持续投入,并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好比一份你现在正在投入和从事着,且还算满意的工作。
B计划,则是一个A计划以外,你给自己培育的某些机会。简单说,因为无所不在的变化,你虽然有了A计划,但却不绝能仅满足于此只考虑A计划一件事,否则很可能有一天你会被其他人或机器所替代。因而在A计划之外,你还需要广泛给自己培育某些B计划。
B计划是那些当下看起来还不足以成为你职业,但你对其存有兴趣或长远看好,值得去长期投入和关注的事情。它们在经过你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后,很可能会在某一天可以让你以之为生了。
最后是Z计划。Z计划是一个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底线的计划。好比有一天突然失业了,那么靠着银行账户上之前储备过的少量积蓄,在家先捱上个半年八个月的就是Z计划。
五
培育B计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去用业余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去学习和尝试实践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甚至是去主动参与到一些朋友的创业项目中,免费为其做义工等。
以黄有璨老师为例。他用业余时间跟几个朋友一起,在做一个叫做三节课的公益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人员学习社区,三节课这件事开始对他没有任何物质收益,只是一个兴趣爱好。但是,现在,三节课已经成为了他全职投入其中的事业,成为业内颇具实力的公司。
那么,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带来的冲击,什么是你手中的ABZ计划,你想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