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11天
原文阅读: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讲解: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心胸窄小的人一起事奉君主吗?他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是担心不能得到。已经得到了官位,又总是怕失去它。如果他总是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没有什么非分的事不敢干了。”
启发思考:
“鄙”是远离国都的边疆地区,“鄙夫”是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粗鄙之人。“鄙夫”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两次,另一次是《子罕篇》中的“有鄙夫问于我”。有时亦称为鄙人。《左传·襄公十五年》:“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
用“鄙夫”一词,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其实“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并不一定是骂人,只是说“一个人”,或“这个人”或“这个家伙”的意思。如果给人写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会自称鄙人,以表示谦虚,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
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是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那种人。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就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物,孔子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用反问句式来加强否定语气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大事呢,坚决不能和鄙陋之人共同事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能做到“臣事君以忠”。
接下来,孔子对鄙夫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做出了具体分析。首先,他们“未得之也,患得之”,这里的“得”是得到官位的意思,第二个“得”字是古汉语中的急读之法,义即“不得”,孔安国注曰:“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其次,是他们“既得之,患失之”,这里的“之”都是代指官位。得到了之后,就担心失去,想固其禄位而不敢正言直谏,以取媚人主,招权纳贿。
再次,是他们做事“无所不至”。郑玄注曰:“无所不至者,言邪媚无所不为也。”
《集注》的解释就更为刻薄:“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由于鄙夫过分看重官位得失,为了保住职位,有时不惜采用各种卑劣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令人不齿。
如果一个大臣,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私欲太大,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较,生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就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
可见,鄙夫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永远生活在纠结焦虑、惶恐不安、患得患失之中。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当然不可能履职尽忠,与其共事必然会受拖累,最终难以成事。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得亦患、失亦患是小人行止;得亦乐、失亦乐则是君子风度。比如王阳明,年轻时就立志做圣人,所以当他第一次科举落第的时候,他说:“我不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没考上,他不动心,为什么不动心?因为只是功名受点挫折,没影响他的志向啊,下回再来就是,所以没什么啊,下回再来就是,所以没什么好动心的。
前面四章讲了“四大败德”:色厉内荏、乡愿、道听途说、患得患失。清代经学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引用五河君《经义说略》言中,总结得很到位:“自‘色厉而内荏’至‘鄙夫’,凡四章,语意大略相同。皆言中不足而外有余,盖貌为有德则色厉,而阴实小人故内荏,貌为好学则道听,而中无所守故塗说。是故居则为乡愿,出则为鄙夫,欺世盗名之徒,其害可胜言哉!”
四大败德都是一个原因,外强中干,外表强壮,内心空虚,没有真本事。君子修为自身的过程就是树立志向、磨练品质、提升能力,有了真心真本事,知行合一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