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篇》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庄子踱步至一个果园,刚溜达到门口呢,迎面飞来一只大鸟,正好撞到了庄子的身上,庄子自语道:哪来的笨鸟,我这么大个人走过来都看不到。
于是准备杀掉这只鸟。可他正准备射杀这只鸟的时候呢,一转头忽然看到了旁边树枝上有一只螳螂正在一只蝉背后全神贯注的准备捕杀这只蝉,而这只蝉呢,却在美美的享受着浓郁树荫给它带来的凉爽,嘴中不停的叫着“知了,知了”。
他这才明白原来撞到他身上的这只鸟是想一箭双雕来吃掉螳螂和蝉的,于是把精神都集中到在自己猎物的身上,并没有注意到行人。而此时的庄子自己却又在准备着射杀这只鸟。
庄子正在思索如何射杀这只鸟的时候呢,果园的老农发现了他,以为他是来偷果子的,于是大老远的骂着冲他跑来。庄子一看,这瓜田李下的,确实也解释不清楚,算了,还是跑吧。于是一溜烟的跑回了家。
庄子在家一呆就是几个月,他的学生就纳闷了,问他:老师,为什么您在家呆了这么久呢?是在研究什么新的学问吗?
庄子回答说:倒也没有研究什么新的学问,而是在思考一个道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经历给学生描述了一遍。
庄子接着说:我们常常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很多事情我们认为自己看的很清楚了,觉得自己已经把事情的因果看得很明了了,可是实际上我们却经常迷惑其中。
这便是完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蝉背后有螳螂,螳螂背后有黄雀,黄雀背后有庄子,庄子背后有果农。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阴阳互化,负阴而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常识所看到的因果,大多情况只不过是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不是真正的因果,其本质更多的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就像我们以为是因为鸡打鸣天才会亮,是因为下了雪冬天才来一样。
《列子·说符》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疑邻窃斧”:
有个人自己家用的斧子丢了,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想来想去这两天只有邻居家儿子来过他家,于是开始怀疑是邻居家儿子偷了斧子。
当他看到邻居儿子的时候,看他走路也像是个贼,看到眼神也像个贼,看他说话也像个贼,横看竖看都觉得是邻居家儿子偷了自家的斧子。
可是过了两天,他在收拾自己家谷堆的时候,却意外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再遇到邻居家儿子的时候呢,怎么看他的言行举止也不像是偷自己斧子的那个贼了。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这是我们普通人常犯的错误,症结就在于我们只根据事情发生的表象去做主观的判断,从来不去深究背后的本质。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只是自己怀疑邻居偷了斧子,由于受表象的迷惑,颠倒于因果之中,对邻居的眼光完全取决于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的主观臆断。最终后悔自己险些冤枉了好人。
现实中我们以为把因果看得很清楚了,可实际上却是最糊涂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果”而推断出来的“因”不过是我们由常识演化出的主观结论,真实的“因”却很遥远。
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主观臆断呢?庄子给出了我们一个方法: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说白了就是不执着于表象,做到“无我”的状态。跳出自我的主观意识,命运与时势将把我们推到一个最佳的位置来看待所有的因果,而不是迷惑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