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人类史上最强学习方法,轻松拿下各种考试、证书
你是否苦恼于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快速提高成绩,如何迅速通过各种证书考试?这篇文章,就是给你最好的学习宝典。
废话不多说,先上目录。
一、学习前
1.采用SMART原则制定学习计划
二、学习时
1.预习
2.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3.刻意练习是最快的进步手段
4.使用穿插学习法来交替学习
5.费曼技巧
三、学习后
1.及时复习测试
四、当学习遇到困难
1.拖延症
2.充足睡眠
3.健身
五、总结
一、学习前
1.采用SMART原则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在开始学习之前,必须先准备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从而很好的达到预估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学习计划,就会造成三天学英语,两天学数学,丧失重点目标,对学习失去掌控力的情况。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呢?使用SMART原则。
S : specific 目标够具体,比如要提高学习成绩,明确的告诉自己,我就是要在今年把英语成绩提高30分,目标越具体,越好拆分小目标,越容易达成。
M:measure 可衡量。比起我下午要学习物理,我下午要做完这张物理试卷的安排则更加明确。
A: attainable 可达到。学习计划一定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的,既不能让自己感觉太松,也不能让自己感觉太紧。
如果制定出我现在倒数下个月要考全班第一这样,会给心里带来极大的压力。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的目标,能给你带来持续的成就感。
R:relevant 相关的。如果想提高英语成绩,无数遍刷单词,认为只要单词背的狗多了,英语成绩就能提升。这样的安排是有问题的。
每个学科都并不仅仅存在一块知识,英语除了单词,还有语法,翻译能力,写作能力。显然,在阅读中背单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T:Time-bound规定时间内。计划如果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范围,就很容易造成“明日何其多”的情况。
短期计划应该和长期计划结合,每一个小的短期计划都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絮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目的。
PS:学习计划并非一成不变,不要把学习计划当成束搏,学习计划是动态的,可变的,面向自己的。根据学习的具体效果和反馈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二、学习时
1.预习
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预习的目的1:给即将学习的知识在大脑中建立一定的背景知识,这样在听课时,这些知识在工作记忆中所占的空间就会减小,从而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预习目的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预习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困惑点和难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解决。这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让知识记得更牢。
2.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可以让你精中精力专注于目标;另一种是发散模式,可以放飞大脑,散发开来去联想。
学习的时候,建议先专注于目标,在学习进展受到困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可以分一下心,做做其它事,让发散思维处理大脑中的疑问。
专注模式可以让自己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集中精力与火力与攻克难关。所以,要让自己进入专注模式的时候,需要排除一些干扰自己专注的东西,例如:外在干扰、拖延。
同时,专注也有其副作用,就是因为太专注集中注意力了,所以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视野、焦点变小,因此可能导致思维定式、看不清全局。思维定式就是一直在钻牛尖,在视野焦点内转圈圈,不能退后或者说更大的范围局面来看待事物,进入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会去想其它的可能性和思路。看不清全局也是一种,如果只使用专注,那么就不会接触、想到自己所在哪个点、哪个层级、哪个范围,同圈子同样人同视野同格局的身边环境再加上自己太过专注未能去发散思维去看待更多的可能性、其它视角、其它层级乃至全局,就不能自己让自己跳出圈子,跳出以前到现在为止的自己的圈子,也算是一种思维定式、固定思维。
发散模式一般是在专注模式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负责更多的可能性、视角、联想。同时,也会在需要发挥创意的时候用到,例如分神的一刹那、例如洗澡的时候突然而来的灵感、想法、思路。
发散模式在明确目标的时候,一般是让位于专注模式的,因为用发散模式来学习,会让自己越学就发现其它的东西越多,也就逐渐的偏离原来的目标或者变得臃肿难以完成原来的目标。但是,若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尤其是不急着立马去完成目标的时候,用发散模式看待自己即将要学习的新事物,会看到更多的联系与想象,可以更好的找到专注学习的切入点和理解新知识。
小结: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都有其相对应的作用,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好好的运用,这是学习需要注意或学习的一个点。
3.刻意练习是最快的进步手段
刻意练习四步骤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并进行步骤拆解,以此来引导练习。
保持专注: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有效反馈:找到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思考。
走出舒适区:不断去挑战更高的难度。
还是以英语学习为例。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一个很好的方式是精听,当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听力练习材料后,可以进行以下的练习:
第一遍:按照正常语速进行播放,看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并做下简单的笔记。
第二遍:如果第一遍还是有很多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将朗读速度放慢,再仔细听一遍,尽量理解。
第三遍:开始一句一句进行跟读,并在语音语调上尽量模仿原文。
第四遍:再从头到尾听一遍,力图能听懂大部分的内容。
第五遍:对照原文,再听一遍,圈出并查询那些怎么都听不出来的单词。
隔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听一遍,看是否掌握了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进阶版可以在跟读的基础上,进行听写。听写不仅能提高精听能力,还能提高拼写。
这种方法,把学英语拆分成了听力、口语、词汇积累、拼写各部分,在练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跟读的时候也不断地在挑战自己,是更主动的学习方式,而不只是被动的听。
要注意,刻意练习需要有效的反馈
在进行「刻意练习」时,有效反馈非常重要,因为你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练习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他们检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比如素描课上,老师会对你的习作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指出你的问题和不足,并指导你进行修改。这种反馈,非常重要。你可以及时 get 到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并及时改进,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但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记住这三个步骤:
专注(focus)
反馈 (feedback)
纠正 (fix it)
4.使用穿插学习法来交替学习
所谓穿插学习法,是指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从老师或课本那里学习一种新解法的时候,为了学会这种新技巧,一段学习期间内,我们倾向于不断练习。在完全理解之后,仍持续不断地学或练,我们称之为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当然有其用处,比如在网球发球或进行完美的钢琴协奏时产生一种即时反应。但要警惕在学习数理过程中不断地过度学习,研究显示这会浪费你宝贵的学习时间。
一旦理解了基本概念,在这个学习期间内再继续巩固概念,并不会如你所愿地去强化长期记忆中的各种联结。更糟糕的是,甚至会有副作用:只关注一个技巧,像是木匠学徒只会用锤子一种工具。一段时间后,还以为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只要一锤子下去都能解决。
所以要掌握一门新学科,就要学会挑选使用恰当的解题技巧(不能只会用锤子)。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去练习各种题目,运用不同技巧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大脑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仅知道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
5.费曼技巧
费曼技巧,也可以称为四部学习法:
第一步 -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然后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第二步 - 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
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 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第三步 - 如果你感觉卡壳了, 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
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 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第四步 - 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
最终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 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 -- 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最要紧的是,对一个想法分而化之,虽然可能重复解释某些已经弄懂的知识点。但你最终会到达一个临界点,无法再解释清楚。那里正是你需要填补的知识缺口。为了填补这个缺口,你可以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通常来说,一旦你精准地定义了你的不解或误解,找到确切的答案则相对而言更轻松。
三、学习后
1.及时复习、测试
复习在整体学习效果中的重要性占比是70%,它是你是否可以学得会,以及持续学得会的重要指标。但却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所以,我们一定要使用复习法来学习,复习法不是简单看一遍你记录的学习笔记就可以了,而是每天对自己的专项能力进行再次训练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在学习之后立即就开始了,并且短期内遗忘的最快。所以一定要及时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佳复习时间可以在: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
四、当学习遇到困难
1.拖延症
拖延症是很多人的生死大敌。明天早上交的工作报告 , 要拖到今天晚上才肯动手。马上就要考试,明明啥也不会,偏偏要拖到最后才肯复习。
拖延症不是病,但拖延起来可真要命。
对拖延症患者来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那么多,不然再拖拖。”这诗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研究芝加哥joseph Ferrari教授的研究报告显示,人群中有20%的人具有慢性拖延症,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慢性拖延者,95%的拖延者感到十分痛苦,希望改变。
由此可见,拖延症在现代是多么的普及。而拖延症直接带来的最大危害并不是工作和学习上的任务完成度低,而是在拖延的反复拉扯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焦虑,这种焦虑,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不断降低。
解决拖延症,这里给出一个笔者亲身试验的魔力方法。
让大脑形成“一旦...就”的反应机制,这是《战胜拖延症》的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方法。
具体形式就:一旦我做了A,我就立马去做B。
这种“一旦....就”形式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比如尽管平时做题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一旦考试,就会不由自主的全神贯注。
平时跑500米都觉得难受,但是一旦要考体育,就会不由自主的发挥身体机能。
我大学时专门买了一双跑步鞋,告诉自己,一旦我穿上这个鞋子,我就立马去操场跑步。
这个方法让我在大学坚持跑了四年步。
学会把“一旦...就”的机制应用到学习中,拖延症就不再成为难题。
学会把“一旦...就”的机制应用到学习中,拖延症就不再成为难题。
一旦我泡了茶或咖啡,我立马开始学习。
一旦我放了这首歌,我就立马开始学习。
一旦我坐在桌前,我就立马开始学习。
原理上来说,这是利用大脑的决策机制,每当做出决策时候,都在消耗大脑的能量和专注力,而大脑总会下意识逃避困难的决策。
比起决定走一大段路去操场,然后开始跑步,明显大脑更加喜欢做仅仅是穿好鞋这样简单的选择。
而对早起困难症的同学来说,一旦就也会具有非常大的威力。
当闹钟响起的时候,仅仅需要做的是踹开被子,跳下床,这样的反应机制可以让起床这件事变的没那么痛苦。
反而如果是躺床上苦苦挣扎,去考虑“到底要不要起床”这样的困难抉择,就算最后靠着强大的意志力起床了,也难以长时间坚持这个习惯。
2.充足睡眠
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阅读一个小时,比在疲劳状态下阅读三个小时的效果还要好。我们大脑一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在长期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学习,这就好比一种自杀的行为。
睡眠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会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点。
所以, 充足的睡眠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解决难题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3.运动是最有效提升意志力的办法。
通过锻炼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更具有活力,意识上会更清醒。还能够让我们保持一个好的睡眠状态。
大脑的活跃度越高,我们学习的效率也会越高。
每天给自己腾出一个小时去锻炼。
如果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你最少也要花5分钟时间,哪怕就是在操场上走一圈。
只要是能离开你的床和椅子的运动都可以
五、总结
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采用SMART原则来制定学习计划,提前预习要学习的知识,学习时采用刻意练习、穿插学习、费曼技巧,注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切换,学习后及时复习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