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首播口碑两极分化,评论让徐峥破防,凭什么我就不能拍社会底层和为弱势群体发声?
今年暑期档,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未播先火。
截止2024年8月12日,《逆行人生》票房突破2亿。而这部电影早在宣发阶段,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播出以后,评论更是两极分化。
抵制的原因,就像网络上说的,这纯粹就是一部蹭《我不是药神》的热度,而如法炮制的伪现实题材作品。
如果导演诚意满满,拍出来一部能够反映底层劳苦大众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替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站台。大家还都是欢迎的。
就像当初大家看了《我不是药神》后,真心的感受到,导演确实让大家认识并了解了白血病病人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
并由电影产生的舆论发酵,最后惊动中央出台新医保政策,改善了这一群体的生存压力。
关于《逆行人生》,有人觉得拍的很真实,真实的反映了人到中年大多数人都会碰到的失业,疾病,破产等根本躲不过去的劫。
有人觉的这就是一部富人装穷人拍给穷人看的一碗毒鸡汤,过度美化和消费外卖行业,对底层外卖员的苦难的根源绝口不提,转移大众视线,是资本的白手套。
在这里,小编总结了一下,网友争论比较集中的几个点:
很多网友担心导演没有相关群体的生活经历,只是利用社会底层的外卖小哥,贩卖苦难,美化苦难,歌颂苦难,纯粹就是妥妥的吃人血馒头。拍出来的作品只能是低端无脑悬浮剧。
而实际上,看过这部电影的网友,应该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逆行人生》并没有强行去给大家端上一碗毒鸡汤。
在剧中,徐峥扮演的大龄程序员高志垒,人到中年,遭遇公司裁员,祸不单行的是,又适逢老父亲脑梗中风,自己投资的p2p暴雷,十几年攒的钱全都亏个精光。
而自己每个月家庭消费开支21000,房贷15000,老人的术后康复费用,孩子的国际学校的教育费用,林林总总,让这个中年危机的程序员焦头烂额。
够真实吗?你或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人?
俨然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不是吗?
影片拍的过于真实过于沉重
影片真实的描述了处于中年危机群体的人的艰难处境。
曾经是每天早上一杯五六十块钱的现磨咖啡,住市中心的高档学区房,年薪七八十万的中产阶级,白领阶层,却因为公司裁员,迫于形势,沦为外卖小哥,艰难度日。
把这样的现实血淋淋的撕开给我们看,打破了多少中产阶级的美梦?
更可怕的是,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一个类似阶段的人,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回避!
人们能够为别人的苦难人生而感动落泪,但是却不想要直面自己的悲惨遭遇。
回避行业矛盾,避重就轻,有做资本白手套的嫌疑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算法的诞生,让每一个人无处藏身。就像程序师高志垒,被公司裁员还是因为自己被自己编写的算法优化的结果,说来极具讽刺。
不单单大厂数据猿,普通的外卖小哥也一样受困与类似的算法机制,而这样的算法只会让行业越来越卷。
人人都更努力,却人人都更内卷。
只要你能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只要你拼命干活,就会有干不完的活。
而这一切是谁造成的?算法本身吗?编写算法的程序员吗?真正的核心矛盾与上层的矛盾,却是没有明示。
我们期待《逆行人生》能够像《我不是药神》一样,直面矛盾,揭露矛盾的根源,帮助大家能够改善甚至解决问题,比如外卖小哥们的配送环境?
但《逆行人生》对现实的批判却只是点到为止,或许,涉及某些层面的东西不是你我可以置喙的。或许,还有其他方面原因……
那么,观众就认为电影故意带偏大众,回避核心矛盾。
但无论如何,一部《逆行人生》可以让大众更了解外卖小哥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哪怕多一个人在和外卖小哥发生交集的时候,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功德。
《逆行人生》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不易,也看到了底层打工人的艰难与辛苦。
欢迎徐导能够创作更多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支持徐峥,支持他的电影,为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呐喊!
【全文完】
【勾勾小手指,点个赞和关注吧。】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