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与红军相处
第一节:“真正的”红军
优美词汇:
心甘情愿, 愤世嫉俗,满目琳琅,
烂醉如泥,装腔作势,拘于礼节,
视若无睹,自给自足,难以置信,
勤俭节约,犹豫不决,身经百战,
顽固不化,应征入伍,
精彩句段:
一 从严格的军事意义上来说,虽然所有的红军战士都可以被称为“非正规军”(有些人会说是“极不正规的军队”),但对于他们的方面军、独立军、游击队和农民赤卫队,红军自己是作了明确区分的。我在陕西的第一次短暂旅行中,并没有看见任何“正规的”红军,因为红军主力部队当时正在保安以西将近200英里的地方活动。我原计划到前线去,但有消息称蒋介石正准备在南线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使我有些犹豫不决,尽管现在还能越过防线去写我的报道,但我更倾向于不那么冒险,尽早离开这里。
有一天,我向吴亮平——我对毛泽东进行长时间一的正式采访时担任翻译的那位年轻的苏维埃官员—说了我的这些顾虑。听完我说的话后,他惊讶得目瞪口呆。“你得到了一个到前线去的机会,而你却还在犹豫要不要接受它?不要犯这样的错误!10年来,蒋介石一直在试图消灭我们,之前从未成功过,这一次也同样不会成功。还没有看到‘真正的’红军队伍,你不能回去!”吴亮平还拿出证据,向我证明我为什么不能回去。庆幸的是,我接受了他的劝告。
(精讲点拔:斯诺本来认为到前线去的风险太大,据说蒋介石正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但最后,它还是不亮屏说服了。只因为只有到前线去,才能见到真正的红军队伍,而且多年以来红军从没有被蒋介石真正消灭。)
二 红军指挥员的伤亡率非常高。他们通常与他们的战士并肩作战,团长以下的指挥员都是如此。约瑟夫·史迪威^①曾对我说,单凭一件事就可以证明红军在抗击极具优势的敌军时的战斗力。这就是红军军官挂在嘴边的是“弟兄们,跟我冲”,而不是“弟兄们,给我冲”!在南京方面发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最后围剿”活动中,红军军官的伤亡率经常高达50%。但是,红军经受不起这样的牺牲,因此后来便采取了另一种战术,以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经验的指挥员牺牲的风险。即便如此,在第五次江西战役中,红军指挥员的平均伤亡率还是在23%左右。关于这种说法,人们可以在苏区看到许多证据。最常见的一个景象就是,有些青年20岁刚出头,就丢了一只胳膊或一条腿,或是被子弹打掉了半只手,或是在头上或身上留下了难看的伤日——但他们仍然是开朗的革命乐观主义者。
(精讲点拔:红军指挥员的伤亡率高,说明指挥员与战士一样战斗在前线,而且他们作战勇猛,不怕牺牲。)
三 其次,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共产党队伍里没有享受高薪和贪污军费的将领。在其他的中国军队里,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的军费。红军和苏区都厉行勤俭节约。实际上,红军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唯一负担,就是给他们供给食物和衣服。
(精讲点拔:共产党的队伍非常清廉,当官不为发财 。他们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尽量不给人民群众造成负担。)
四 例如,南京方面竟然悬赏足以使红军部队维持一 的金个多月(如果财政部长林祖涵的数据准确的话)额来要彭德怀的首级。那么,彭德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精讲点拔:什么样的一个人能令南京方面给出那样高的悬赏金额?作者在这里设置了悬念,使我们迫切的想要了解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情节概括:
主要讲述斯诺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红军部队的人员构成及其特点。
读书感悟:
斯诺通过深入红军队伍内部,明白了红军是中国唯一的政治上铁打军队的原因。他们极端的年轻,士兵平均的年龄是19岁,所以他们能够抵抗艰苦的作战生活。他们有严明的纪律,很少吸烟、喝酒,节省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他们对革命充满着乐观,即使身体上因战争而残缺,但依然精神饱满。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中国的唯一的真正的“民族”军队。他们平等,从最高级的指挥官们下至下级士兵们,衣食是完全一样的。他们拥有一种自给模式,这让他们不怕敌人封锁。以上这些,让他们成为一支铁打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