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转眼已流逝,又恰逢一年一度的春节,扔掉一年来的疲惫,只有这个点才能完全放松心情,和家人一起欢度这个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从期盼可以拿到压岁钱,到可以有个愉快的寒假,到每年可以看个春晚,到现在的终于有时间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来一深度的旅游。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感受着一年年关于“过年”细微的变化。很多人说现在的年味没有那么浓了,我觉得“年味”是记忆,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过去想的少了,更多思考的是未来。
1、北京的颜色。
今年的春节的旅游目的地是首都“北京”,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代表一座城市,那北京就是“朱红”,但并不是“红色”。长安街两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到处可见的红色中国结,让这个时刻的北京充满了过年的味道。但是北京这座城和中国其它城市最大的不同是,它是整个中国的首都,它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中国最大宫殿故宫,也是“明”、“清”、包括近代的政治中心。它有着一份浓重的历史沉淀,所以这座城是宫殿,故宫城墙的颜色“朱红”。
2、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的旅行社。
这次出行选择了自由行,不过长城还是想去一下,因为离市区比较远,看完升旗仪式后就直接就近选择了离祖国心脏最近的一个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就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对面。这旅行社每天面对的都是千万革命烈士的英魂,而且就在天安门广场旁边,是什么样的旅行社才有实力在这样一个地方开旅行社,怎么想都应该是非常靠谱的,后来果然证实非常“靠谱”。爬完长城,直到8点多都还没有吃到晚饭,想着中午已经安排逛了一个玉器店,这个点应该可以结束休息了。不过我们可爱的导游考虑到我们疲惫的身心,和我们说:“我们吃完烤鸭,吃完果脯,尽情的吃饱,我们再上车回来。”我以为要去吃大餐,不过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导游口中的烤鸭和果脯,只是购物店里切成碎末的形状。
面对这一切,我觉得这是祖国对我们意志力和身心极限的考验。让我想起了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和应用炸碉堡的董存瑞,在这个时候课本上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顿时浮现在了眼前,和这一切相比,进店买两只烤鸭就能回家,8点多还吃不上晚饭,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感谢这次来自祖国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感谢现在祖国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对于一日游,一次性的生意,特别是事后难以追诉口碑的生意,在没有监管或者监管不利的前提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益最大化,就是我们俗称的“宰客”。这是经济学的原理,并不是人性的黑暗,就像你碰到的“青岛大虾”事件,或者去海南旅游一样。不过有一事我有些不解,导游嘴这么溜,为啥不去说评书而是来这里做导游。
3、选择导游的标准
功利心
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我觉得可以把导游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就是我们见到的很多固定旅游景点的导游,拿的是每天的基本工资。工作时间固定,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不需要像顾客推销任何旅游产品。
第二种就是我们跟团游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导游,拿的是基本收入加上购物的提成。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辛苦,很多工作时间不固定早出晚归。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推销旅游产品,这样的跟团游是避免不了出入各种大小的旅游购物网点。很多导游讲解的时候可以和你眉飞色舞妙语连珠,但是当你到购物点不买产品的时候,这部分导游很容易和你翻脸不认人。
第三种就是我们跟团游中的高端团,一般价格高昂主要是做好服务为主,让旅客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辛苦,常年在外,收入为固定收入团队戴的好会有晋升的空间。不过目前第三种导游的类型还不太多,我们消费者还是习惯性的单纯的比较旅游的价格。
当然我觉得现在的消费者当经过一次次的购物团、低价团,消费者将会变的越来越理性。现在我们常听到的消费升级,我觉得也将体现在“服务的升级”上。
妙语连珠
不得不佩服导游的妙语连珠,向我们解释北京城的历史,还有关于“龙”、“貔貅”等名词时,知识之渊博,表情之生动,语言之连贯,和说书先生有的一拼。很多导游都是自称环游过世界,自称人脉之广感觉做导游有些屈才,所以我一直在想很多导游为啥不去说相声,而要到这里来做导游。
服务意识
导游行业,也是服务性行业,做好日常对游客的服务和照顾我觉得是重中之重。也是最体现导游职业精神的一个细节。
4、什么样的人会做导游
对于这个命题可能更多的是指第二种我们最常见的导游,拿提成拿顾客回扣的这个类型。绝对大多数旅游公司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在这样的一个导向之下,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1)这就注定了一个不会推销的产品的导游必然会被淘汰,因为你没有业绩,没有业绩公司拿不到提成,旅游公司一定会让能者上。旅游的旅客如果每次数量是固定,旅游公司必须选出那些最会推销最有业绩的那些导游。消费者能遇到怎样的导游,这都是经过公司删选和安排的。
(2)一个以利益为导向的公司,一个更多以一次性交易为主导的公司,并且如果缺乏足够的监管,就会像“青岛大虾”事件一样。没有能力做推销的导游,已经全部被淘汰了,所以删选出来的导游绝大多数都是能说会道并且绝大多数功利心一般都会比较重。
(3)很多公司的制度会让一个人变的谄媚。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侃侃而谈,都是为了迅速建立起和游客之间的信任,有些团队游短的只有一天,长的最多只有七八天,一个成功的导游必须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做到从建立信任到完成交易的整个过程。所以注定导游这个职业必须是短线思维,一战论英雄,一战论成败,因为最终你的成就是用业绩来反应的。一个客户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从做朋友开始去慢慢发展。介绍景点的时候妙语连珠,让你买产品的时候也同样是毫不客气。就像刚才还是大晴天,不过一会就下起了雷阵雨。你不极力的去讨好客户,客户就不会给你应有回报,如果好言相加你还是不行动,那很多游客面对的往往会是恶语相言。
(4)最好的导游也许是第三种,见多识广,博学多识,热情的真挚服务,但是也许在现在的制度下想要达到这样的层次或者是得到这样的机会应该不会很多。
我觉得导游行业目前是残酷的,甚至是有些冷血,但是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会倒逼这个钢业去改革去转变。翻来覆去的思考,我觉得导游行业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行业至少是现在,很多导游不得不去考虑自己收入自己的提成,因为这些都是关于自己生计。所以大多数人也许只能关心自己的现在,现在的收入,很难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许是时间太漫长。我不知道这个行业的淘汰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受不了自己内心的谄媚和这样双重的人格而放弃了这个行业。在博学多识的外表下,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浮躁和暴烈。并不是我在抨击旅游行业,我只是觉得在这样的制度下,只有具有这样性格特征的人才能去生存。在一个以短线思维作为导向的行业,“导游”你说话这么溜,但是你说不了评书,更成不了艺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