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想尽早成功,那请尽快失败” —— 大卫·凯利
设计思维一种新型的创新工具。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它是“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论,透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最早诞生于工程设计方法领域内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被设计师领域的视觉思维所强化,进而转变成“对认知的设计方法”,再随着IDEO和Stanford的推广,变成今天商业领域内一种特别的工具。它已经是变成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与方法,考虑人的需求、行为,也考量科技或商业的结合可能性的方法论。
现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德国的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都在大学开设创新和设计思维的课程,并随着商业化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组织来开始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无论是高校的设计学院,还是商业化组织IDEO,都在推行几个步骤,更多理解客户然后制作原型来获取反馈,根据反馈再来进一步调整原型和迭代产品或服务。
如果说设计思维的成功,让很多组织变得趋之若鹜。但最近的一些反思,让我对设计思维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今天先说说第一点。
惧怕失败让我们以为设计思维就是一种单向路径。真实的事实是,设计思维需要我们迭代又尝试,尝试又失败,失败又重新寻找,然后再鼓起勇气再一次面对下一次失败。就像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准确的说寻找合适的材料和让光亮更能持久的发亮所需要的环境的实验)的路途上,失败了超过1600次。我们今天喜欢的戴森吸尘器,其创始人是詹姆斯·戴森,他在发明的路上制作过超过5000多个模型,也就意味着其超过5000次的失败,才换来其今天的成就。有一段youtube的视频解开了其成功的秘诀——15年的时间,5126次的失败,历经背负200万英镑的债务,依然没有让这个技术偏执狂放弃。最终在日本获得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并一举打开了英国和全世界家电的大门。截止到2018年,其身价超过138亿美金,一举登上2018年英国富豪榜榜首。
今天的反思让我认识到如何面对挫折,只有不把失败和挫折当回事。才能从失败中站起来。只有把失败的经验拿出来给下一次实验,才能有可能接近成功。
世界上售卖成功学的人,都在说自己的成功。但很少有关注失败的人。也许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能力,才是下一个十年每一个人需要学习到的能力。也只有这,才是改变自己的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