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341天,2022年3月20日
课前拓展:
在事上磨。
学心理学,容易忘记本心,太多在术上走得太久,忘记“道”,根基不稳。
怎么才能“稳”得住:一个东西,怎么才能比较稳?――底盘重,重心低(基本功、视野、国学、修内心,更纯净、更善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第一单元 社会化
定义: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拓展: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青春期有自我中心。
焦点效应:我们是主角、我们是中心,类似激光灯效应。如:穿一件新衣服,总觉得别人都在看自己。其实,每个人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放在别人身上。
阶段划分:
早期社会化:成年之年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成长人的学习。
现在提倡:终身社会化。21世纪是人才的差别,实际是学习的差别。学习会让我们的状态有很多的变化,能让我们的智力能更好地保存下来。学习使人智慧(学习是为了生活:认为一个事重要,就会去做)。
其他划分:
再社会化:分为主动(自主学习)和强制(监狱里服刑的人),精神病院是治疗,不是为了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如年轻老师对年长老师进行知识的传导。
拓展:做青少年咨询,要多了解网络词语。
基本内容:
1、掌握生活与生产基本知识、技能(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养得太精细,图片: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如果你爱孩子,就好好地爱你的另外一半。该教的技能得教育,否则长大了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生活中有很多的“两难”:比如老人帮忙带孩子让自己轻松了,但又觉得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有打扰,做“取舍”,排排序。我们要想毁掉孩子哪一部分的能力,我们就替他做哪一部分,要想毁掉孩子全部的能力,就全部替他去做;咨询师不给建议,来访者得不到成长,对咨询师有依赖;要在知道的情况下,以不知道的心去面对,能不能忍住不说?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懂,最怕是不懂装懂,很多家长自己活得一溻糊涂,还要去指导孩子,找专业人员)
2、遵守社会规范(父母教、社会上学习;不懂社会规范的话,长大后会吃大亏;言传身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很多家长不停地在孩子面前抱怨,导致孩子对社会也绝望;家长永远都是修自己,真诚的人、有毅力的人、善良的人、努力的人等;吸引力法则:家长是什么样的人都会吸引什么样的事。)
3、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避免短视:钱、权,价值条件化,一旦满足后就会迷茫;要引导孩子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家长没有可能影响不了孩子;任何年龄都可以有理想,人生才有意义,永远不要说自己老了,人生无处不成长,跟年龄没有关系。)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点,最终是要完成社会角色;社会上的人对我们都有期待,所以我们随时都在调整。) 拓展:动物不能社会化,因为动物没有能思维的大脑。
基本条件:
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啃老,从小就要让孩子有更多的独立与担当;家长尽量不要去伺候“小俩口”;功成身退;在“小俩口”的家里,你是外人。)
人类的遗传素质语言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开始,不是社会化的完成。
拓展:不说话的奶奶,沉默的孙子;多跟孩子说话;尽量自己带孩子(所有欠的债,最终都是要还的)
社会化载体
性格起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成熟于社会,
1、家庭(亲子关系;家长言传身教;)
2、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3、大众传媒
4、参照群体(一定要维护好孩子的朋友关系;支持和依恋;至暗时刻有可能是孩子的朋友挽救了他)
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生理学概念
2、性别:心理特征
3、性别角色:(同一文化下,对男孩和女孩的期待不同;不同文化对男孩和女孩的期待不同)
社会角色:
定义: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性质: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男孩找爱人自动向妈妈的标准靠;把对方培养成自己要的人;负向影响:父亲家暴,女儿找爱人时不想找家暴男人,但最终,她会按照她熟悉的模式把爱人培养成家暴)
分类
1、按获得方式划分:
先赋角色(如:父母)
成熟角色(如:职业、咨询师等)
2、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划分:
规定性(成年人的断交靜悄悄)
3、开放性追求目标划分
功利性:商人
表现性角色:医生、老师、学者
4、按自觉程度划分:
自觉
不自觉(男人以男人的声音来讲话;性别角色;回到家里的老师)
角色扮演过程:
1、期待:社会对你有期待,我们要领悟,实践中调整;你还是老师(心理咨询师)呢?
2、领悟:
3、实践: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角色内(好几个角色,不同人对他有不同要求;单亲妈妈: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工作;没有一个成年人是容易的,如果你没有负重前行,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角色间
2、角色不清:个体、公众
3、角色中断:自主(自己主动断掉;一个大学生自己不上学)
4、角色失败:被迫(被迫;一个大学生被学校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