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让人成功,标准也让人痛苦。越是能让人取得更多成就的标准越让人有更深的执着,执着让人局限,越多局限越多评判。当评判出现的时候,慈悲就消失了。
安住当下,就如风过枫林、风不会评判枫林。就如雁渡寒潭,雁不会评判潭。只是在这里,安住,体验。没有评判,感恩油然生,爱油然生,慈悲油然生。
一、当评判产生的时候,慈悲就消失了。
在群里发一条信息,没人回应,难受了。在群里发一条信息,有人反对,生气了。被儿子拒绝,愤怒了。父母没和你商量就买了房,伤心了。老公不按你说的做,郁闷了。自己没有按计划达成目标,焦虑了。看到别人做得比你好,嫉妒了。想想银行里日益减少的存款,恐惧了……
每一次负面情绪的出现,都是对自己的残忍,对生命的辜负。它的背后,都是对自己的限制,对自己不满,对环境不满。
负面情绪背后的声音可能是:没有人喜欢我,没有人在乎我,没有人帮我,没有人爱我……
然后更深处是对自己的评判:为什么对方不喜欢不在乎不帮不爱我呢?因为我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漂亮,不够成功,不够有钱……
是的,当评判产生的时候,慈悲就消失了。对自己产生评判的时候,对自己的慈悲就消失了。
慈悲消失,爱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不满意,是否定指责打压压榨自己。对生活失去兴趣,对关系失去兴趣,对生命失去热情,时间越久,症状越重。
二、自我评判的发生、发展
孩童的一举一动,哭或者笑,并不会给人们实质性的实物或帮助,但他们不带任何评判的赤子般的纯粹,总带给人们由衷的幸福和喜悦。
孩童长大的过程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告诉我们,即使是猴子,也仅仅只在需要食物时不得不靠近冰冷的奶瓶,其它时候猴子都会自然主动选择有温度的连接。作为万物之灵具有极高情感的人类,天然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
为了满足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人们会适应、调整和创造以此获得环境的认同,满足自己的需求。适应、调整和创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一个婴儿,用笑或者哭的方式来获得妈妈和养育者的关注、回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学习和发展出更多的方式,比如耍赖、撒泼、假装受伤、生气、撒谎……等等。
孩子们的道德发展是有过程的,是从一个“天真的利己主义者”发展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越是被满足少,越是发展水平低,越是发展水平低,越是“自私”。他们好坏对错的标准来自于自己的感觉:感觉好就是对的,感觉不好就是错的。
而受限于认知发展,孩子们也很难站在多角度去评估和调整“正确”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他会执拗的用他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去达到他想要的目标需求。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中,你也会发现,孩子们创造问题的能力也是无限的。
当他们感受到没有得到想要的爱、归属和价值时,会创造出很多的症状来达成目标。比如所谓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其他的偏差行为、游戏、离家出走、早恋甚至自残、疾病等。
在孩子们的各种“呼唤”中,一部分父母觉醒了,调整了。
一部分父母依然认为优秀(漂亮、大方、成功、坚强、懂事)才值得爱,这样要求是为孩子好,是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
一部分父母按照标准,认为孩子确实不够听话,不够优秀,不够大方……因此对孩子加以鞭策,让他们成长。
无论是否愿意认同,父母说的会变成孩子们的参照标准。
人的自恋决定了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好,因此很多人会抗议会甩锅:我不是他们说的那样,都是爸爸妈妈(或其他养育者)的错,活在委屈、愤怒、怨恨里。
人的自恋决定了人们不愿意接纳自己不好,因此他们会在同意父母的同时,鞭策自己,活在了证明里。
人的自恋有时候让人不愿意承认父母不爱自己,因此很多人会为父母找借口:他们都是为我好。他们为了父母而活,想要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为别人活,为证明活,都会让人们失去自己,活在外界的眼光里,活在要足够优秀(成功、坚强)里。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即使未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和成就,也依然很难获得内心的平静,因为总有更大的成功,更多的优秀。
关注点在哪,成果就在哪。只要你必须要活在“成功(优秀)”里,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迅速激活你“不够优秀”的内在对话,从而迅速产生情绪反应来防御和应对。
三、有了标准,就有了评判
当一个孩子开始想要在父母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无论他是否能做到,他首先会认同父母好坏对错的标准并努力按照标准行动,以期被接纳。
直到成人前,他们需要逐步建立能够被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会接纳,并与之合作的一整套标准准则,以此能在各系统中立足,并取得社会意义上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成也标准,败也标准。标准让我们成功,标准也让我们痛苦。
越是能更好适应社会取得成就的标准越让我们有更深的执着,执着让人局限,越是局限越多评判。
当评判出现的时候,慈悲就消失了。
与标准准则不一致的,评判会去向批评指责矫正,让双方都产生许多不好的痛苦感受。
与标准准则一致的,会去向肯定表扬。肯定表扬就一定是慈悲吗?肯定和表扬经常是一种自上而下纵向的关系,让接受者不知不觉在心态上就变矮变低了。同时,如果接受了,新的局限也产生了。
人们往往以为评判一般是对别人。以为是不接纳别人,把别人看小,让别人服从,对别人不慈悲。
实际上,产生评判前是自己先相信了那个标准准则,自己会先忠诚于它。评判也一定是先评判自己,但人们往往用评判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恋。
评判让人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让自己二元对立,心脑不一,失去觉知,失去多维,是对自己极大的阉割,非常残忍。
四、对自己不能慈悲的人,谈不上对别人慈悲
如果一个人说他对自己比较狠,对别人挺慈悲的,不要相信他。
一个对自己不能慈悲的人,谈不上对别人慈悲。
一个人认为他必须是优秀的(或者美丽的、大方的、勇敢的、有钱的……)才能得到关注、肯定、爱,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慈悲。
因为他更容易关注自己是否优秀。当发现自己的优秀时,会开心满足,同时理所应该的期待得到周围人的关注、肯定、爱。
很可能别人对优秀的定义并不和他一致,或者别人并不认为优秀就要关注、肯定和爱,或者别人给予的关注、肯定和爱不是他期待的那样,那么他会失望、会抱怨、甚至会恨。
失望、抱怨、恨、都很伤人,伤别人,更伤自己。
当内在出现失望、抱怨、恨,常常用要么受害的心放弃自己,要么继续努力证明自己。
也有可能,因为他在意优秀,有时候他还会用打压别人让别人失败的方式来显得自己优秀。
无论放弃、证明还是故意打压别人,都会给别人压力,伤到别人,同时没有在活自己,更伤自己。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必须是优秀的(或者美丽的、大方的、勇敢的、有钱的……)才能得到关注、肯定、爱,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慈悲。
因为每当发现自己不够优秀的地方,就会去向自我否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会引发诸如失落、痛苦、愤怒、委屈、嫉妒等等很多不好的感受。
对于发出那些引发他不够优秀感觉的语言、行为的人、事件、环境,会很自然的用对抗、逃避或讨好的方式来防御。这样的话,又哪里会有慈悲呢?
一个认为自己必须优秀才能得到爱的人对自己不是慈悲的,也不可能对别人有慈悲。更不要说那些活在匮乏里,认为自己需要做点特别的事才能得到爱的人,更谈不上慈悲了。
五、安住当下是慈悲
一个人如何才能对自己慈悲呢?先放下对自己的所有评判吧。
评判来源于标准,标准是为了适应,适应是为了创造,然后从外界得到。得到肯定、得到爱、得到归属、得到价值、得到安全。
标准在刚开始的时候来源于外部世界,产生于过去自己能力不足以肯定自己、爱自己、保护自己的时候,所以我们无意识的选择了认同。那是一种生的本能。
到了今天,用理性分析,之前无意识认同的标准带给我们的爱、价值和归属更多一些?还是带来的束缚和痛苦更多一些呢?
对那些引发自我评判和负面情绪的内在声音:优秀才有人爱,不优秀就不值得爱……现在你依然需要这么认为吗?
对内在你曾经深以为然的:没有人爱我,没有人帮我……现在看看,它们是真的吗?
20岁之前形成,后面20年又不断被强化的那些认知,40岁的你真的不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觉知,再重新选择吗?
因为现在,无论你是怎样的境地,你都可以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完全可以为自己负责,完全可以选择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吗?
放下所有让自己好或不好的评判,在每一个当下带着觉知,去面对、自我接纳、自我选择、自我负责任。
安住当下是慈悲!
风过枫林,风不会评判枫林。雁渡寒潭,雁不会评判潭。
蜻蜓点水,蜻蜓不会评判水。蝴蝶采花,蝴蝶不会评判花。
苍蝇逐粪,苍蝇不会评判粪。鹰啄腐尸,鹰不会评判尸。
只是在这里,安住,体验。没有评判,感恩油然生,美油然生,爱油然生,慈悲油然生。
放下评判,安住每一个当下,放松、自在、身心合一、觉知、体验,美油然生,爱油然生,慈悲油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