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炒蛋可能是中国人最常见、最常吃的一顿菜,也可能是一些刚刚学着下厨的年轻人最先尝试的菜品。而最近网络刷屏的一则《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视频刷了屏,看完才发现,原来这则视频是某银行留学信用卡的一则广告文案,大家对该视频和该广告文案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这则视频是一个留不生的信用卡广告,视频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生,想做一道番茄炒蛋,在国外的同学面前“露一手”,于是在美国时间下午4点多发微信问他的母亲,并在父母的视频指导下完成了烹饪,获得了朋友们的好评。
最后,当朋友们问到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时,他才意识到当时国内的时间是凌晨4点。
针对这个广告,网友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觉得很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孩子的问题和需求。但也有正在国外留学的网友表示,“凡是懂一点事儿的,不会因为一个番茄炒蛋把休息的爸妈吵醒。
但现实中“番茄炒蛋”的类似事件真的不会发生吗,可能发生过很多次,甚至每一位留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的孩子也出国留学,也曾半夜打过好多次电话,有的是跟朋友闹矛盾了,有一次是跟他爸生气,我也跟其他家长一样,只要是孩子的电话无论昼夜,觉得理所当然应该接,无论孩子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提供支持。
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不能一刀切,舆论也不能一边倒。现在的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偏小,有些甚至在小学就送出去了,并且没有父母陪伴,对于这些年龄偏小的留学生父母适时提供帮助、关心都是应该的。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理应呆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的抚慰、疼受,过早离开父母已让这些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痛苦,如果遇到困难、问题父母不及时出手,那什么后果都可能出现。但对于一些已成年的留学生,尤其是已经在读大学的成年人,如果不分事情缓急,凡是都向国内的家长求助,家长应当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合适的回应,即使是你可能做到的,也很想帮孩子做,但为了孩子的正常成长,适当的拒绝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尊重,甚至会让他们学会感恩,而中国家长这种一味的付出,对孩子成长并无太多益处。
中国家长从什么时候成为这个样子的,我想中国古代是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现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未曾见过,我想一定是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独生子女现象已经导致中国的儿童教育偏离了正确的航道,结合目前我国的中、高考制度,更加重了父母对孩子的畸形教育。
很多家庭中,一个孩子承受着六七位老人带给的负担、期望,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又被剥夺了太多的成长机会,在学习穿鞋穿袜子的时候有爷爷奶奶代替,在学习自己吃饭用筷子的时候姥姥、姥爷代替,在学心整理书包作业的时候,有父母代替,而孩子唯一做的事便是学习、上课外班,而这也是孩子唯一能讨好父母的事情。很多跟老人住在一起的年轻父母对孩子更是说不得、骂不得,这边还没动口,已被面带怒色的爷爷盯着,话未说完遍噎了回去,这种现象令很多年轻父母想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又有很多无奈。
我们国家的制度也未给年轻妈妈们创造自己亲自培养孩子的空间,为了生计不得不请出双方的老人帮忙,这种隔代抚养带来的教育弊端又启是眼前看到的,一个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将会是终身的,甚至还会延续到以下的两三代人。
为了提高民族的素质,中国的家庭教育应当提上高层的议事日程,做为一项大工程去实施,去优化儿童的成长、教育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可以成为孩子,家长可以成为家长,老师也真正学会做老师,让孩子真正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幸福,在他们成年之后可以做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人,服务于社会的人,适应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