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富养,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番茄炒蛋应该是大家从小吃到大的一道菜,也是很多人进军厨房的第一道菜。
然而昨天被一则名叫《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广告刷屏了。
这则广告讲述了一个初到美国的留学生,请朋友来家中吃饭。想做一盘番茄炒蛋,却不知从何下手。
他只好发微信向妈妈求助,在语音里说不清楚,为了及时教会儿子,妈妈慌忙起床,系上围裙,操作示范,爸爸录视频直播。
终于男主做出了成功的番茄炒蛋,大家赞不绝口。
在与朋友的交谈中,男主突然意识到,妈妈和自己相差了12个时区。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妈妈是在半夜起床给他示范做番茄炒蛋!
广告最后打出了一句煽情语:“想留你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广告成功戳中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戳中了大多数人的泪点。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吐槽:
“连番茄炒蛋都不会做,你怎么可以让孩子出去留学呢?”
“男主去了美国还不知道和中国是有时差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半夜吵醒爸妈来教你做番茄炒蛋?”
“这么大的人了,连个番茄炒蛋都不会做,明显是个妈宝男。”
“不会做番茄炒蛋,不会上网查吗?大把教学视频和做菜的app软件。”
其实,孩子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家长的教育问题。“孩子要富养,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
中国的父母一贯坚持着富养孩子的理念,孰不知,你所谓的“富养”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有钱的父母,在孩子身上一掷千金,恨不能把一座座金山银山亲自奉上。
而没钱的父母,砸锅卖铁,省吃俭用,恨不能卖血卖肾达到对孩子的富养。
而被富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自我独立能力差,抗压抗挫折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
每个缺乏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懂放手的父母。
因此,从一盘番茄炒蛋的背后,我们感动之余,还需要理性反思:你今天能为他深夜录一个番茄炒蛋的视频,明天是否再教一道红烧排骨?
请不要把孩子富养成不经风雨的温室花朵,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毁在自己手中。
-02-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这个广告里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从小爸妈把我当成掌上明珠,啥事不用做。
小时候,当我想学炒菜时,妈妈说:“你不会炒,让我来,你去复习功课吧!”
当我吃饱饭时,妈妈说:“碗筷放那,你先回房间看书吧!”
当我想去菜地玩时,妈妈说:“那里脏,不要去了,你就在家玩吧!”
表面上虽是为我好,但其实是一种“溺爱”。只希望我认真读书就好,导致我长大后成了一个“巨婴”。不会做饭、炒菜,甚至很多青菜都不认识。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是很差的。
直到结婚生小孩后,我才开始改变。因为婆婆那时还没退休,先生和婆婆的工作平时都必须留在公司,只有周末才回。
我那时一个人在家,不得不逼着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孩子。
一切从头开始学,虽然很辛苦,但是做全职妈妈那一年半的时间,我成长得很快,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对我刮目相看。
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深有感触,所以我绝对不会让我儿子重走我的路。
像视频里那种半夜爬起来拍视频指导做番茄炒蛋,我是做不到的。
因为我根本不会让孩子出现不会番茄炒蛋的情况。
在父母的眼中,儿女的世界,大于全世界。24小时待命儿女吩咐,无怨无悔的付出。
中国子女的生活里,永远横着一个“为你好”的焦虑妈妈。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的家长离不开孩子。
有多少家长在随时准备着为孩子半夜起来做饭?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的一切生活?
别再担心你的孩子太弱了,你松手,TA会比你想象中的坚强;你松手,TA会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就如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的结尾写道: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没有这一成长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要相信,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他也会过得很好。
-03-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
很多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永远不希望他离开自己,殊不知,人到合适的年龄若不离开父母,便是他灾难的开始。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别再被这碗番茄炒蛋感动得泪眼汪汪了。身为父母,想想自己奴仆式的付出是否会害了孩子。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这比什么炒蛋都好。婚姻幸福,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自我内在成长,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的人。
父母适度放手,在生活中言传身教,让孩子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才是对他的负责。
广告虽好,亲情虽浓,但这不应该是主流的价值观,也不应该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人生的路还长,艰难的不止是那一盘“番茄炒蛋”。
但愿,每对父母都能不被凌晨求助的电话吵醒,因为他们教给孩子的本领,已经足够。
泰戈尔曾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是的,孩子,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你的世界,不可能大于全世界。
我有我的时间作息,我有我的喜好。
我们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却必须给予对方空间。
孩子,你必须学会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