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老师总是教条地说,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比如这道数学题……于是,我们从1+1知道了2+300,但是只是学会了形,还不会神。第二天,老师问,“小明有一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就有小朋友不会了。概念的应用,是也。
奇葩说的辩题里常常会有脑洞题,比如有一期主题“得到高等生物蛋,该毁灭?”,罗振宇是这么解题的,“所有的脑洞题,都是应用题”,“这个辩题的真相是:玩不起的游戏,要不要玩?”独立思考,就是立足于现在,理解内涵,灵活地运用到其他的领域。
这种概念的理解,运用,是个人化的。就像人人都看哈姆雷特,但是看者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得到的有可能是不太一样的内容。幽默故事里,这种高级的幽默比比皆是。
某日,一女子问禅师:“为何有的人浅薄无知又蠢又傻却能找到高富帅,而机智聪明温柔善良如我,却始终没法脱团呢?”禅师不语,拿出一张百元纸币,又拿出一张一元纸币。女子问:“大师的意思是财富终有一日会散去?”禅师说:“不,看脸。”
笑过之后,是否会让人讶异于每个人的思考如此不同。
而独立和思考,是2件事。思考的程度,我们已经各有体会。那么独立却从何说起呢?思考难道还能代劳?一句“我不会,你来教我呀!”可是凭什么呢?
日常工作中,大多是重复性,少量创造性的工作。有的人习惯只模仿原有工作方式,只做搬运的工作。他同样把事情做了,很认真,很负责。但是他真的做到了为自己工作吗?我认为,没有。走流程,是否可以改进,是否可以缩短,和不同的人对接是否能够更合适地交谈,都是需要自己思考完成。所谓独立,不是做事的时候一个人;而是带着自己的见解,有态度,有创新,不只是依靠原有方式的独立。
我见过的职场人,多年没有离开初级岗位,多是满足于现有流程。随着时间推移,熟练后照本宣科。停下了精进的脚步。学霸之所以为学霸,不一定是天资聪颖,更是恒心坚持,不断改正精进实践。一万小时定律,如果只用来积累量,也不会成为专家。
一个人要想做好自己的事,必须了解周围的环境。在职场中,就是了解业务相关的流程走向。大到流程步骤,小到关键词汇及各方关注点。才能称作对事物精通,了解。而了解了以后,可以横向和纵向扩展自己的领域。横向:尽可能多的掌握多个技能,达到70分以上,综合就会组成较为平衡的技能体。纵向:在某一领域做到前20%,那么在该领域就能有所建树。斜杠青年就是这么发展而来。
常有新人问,“我不知道怎么做”。未必是真的不知道,而是过于焦虑,没空看清事物。先学着拆分,再分别模仿前人,然后找到自己的风格或是思路,实践试错,最后找到合适办法。带着一颗好奇心,独立思考,漫步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