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译】:子曰:“父母上了年纪,子女尽可能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即使远行也要告知方向。”
【学记】: 无论财富多么雄厚,权力多么至高无上,都无法和父母健在可以相提并论。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总能找到回家的路,总能感受到世界上最温暖的爱。父母在时,还能感觉到自己只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还能时刻感受到最踏实的相伴,有父母在,是最大的幸福。
现在的社会格局慢慢地变了,由古时候的同族群居到如今的洒满各地,父母和子女,兄弟和姐妹之间天各一方。很多人为了生活长年与父母分离,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与父母同住的,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有可能合家聚在一起,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春节,我们还能与自己的亲人相聚多少次?
夫子当年说“父母在不远游”,但他老人家万万没有想到当下的父母为了让子成才费尽了心血。到头来却把自己的希望送到了远方,只剩下父母站在村口向远处张望,他们是多么期待自己儿子可以回来呀!想来是父母们甘愿将自己一步步变成了“空巢老人”。这就是当下望子成龙的代价!
父母真的很伟大,为了子女的幸福,宁可自己孤老都不愿意去打扰。即使整天偷偷思子流泪也要在人前强颜欢笑,其实谁不愿意自己的身边子孙围绕,享受天伦呢!
有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奇妙,一些人视父母如珍宝当成至爱,用心呵护,不忍离开半步,不忍心让父母哪怕受一点点的委屈。还有一些人把父母当成了累赘,能抛多远就抛多远,且不说良心如何,他们也不怕自己的子女将来是否也会这样对他!为他们的将来担忧!
【感悟】:你给我生命之恩,我报你天伦之乐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财富和权力没有尽头,父母的身体却在慢慢地变老!
你给我生命之恩,我报你天伦之乐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财富和权力没有尽头,父母的身体却在慢慢地变老!
【注释】:父母健在,为人子之大幸,如此方能报双亲的养育之恩,尽人伦之孝。故能不远游者,且莫远游,即使远游者,且莫太久。父母思子之情莫能测度也,子当慎游!
游子去远方
父母思难量
空巢味难尝
莫让亲心伤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古时交通不便,音讯难达。若父母急切有故,召之不得,将遗父母终天之恨。孝子顾虑及此,故不远游。今虽天涯若比邻,然远游者亦必音讯常通,使家人思念常知其处。则古今人情,亦不相远。
《论语讲要》:父母念子之心,无时或释,故父母在此世,子不能无故远离,远离须有正常之事。或为游子者,随时函报行踪,免为父母所系念。
《论语恒解》:人子幸得父母在而事之,外此何有可慕,乃名利志途开私欲之心盛,忘堂上之凄凉,甘异乡之风景者多矣。
《论语正义》:吴氏嘉宾说:“必有方者,亦非远游也。虽近且必有其所常至,使家人知之。”
曲礼曰:“所告云‘诣甲’,则不得更诣乙,恐父母呼己于甲处,不见,则使父母忧也。”
《论语集注》: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范氏曰:“子能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论语点睛》:方,法也。为法故游,不为亲事也。“不远游”句,单约父母在说,“必有方”,则通于存没矣。
《论语义疏》:方,常也。曲礼云:“为人子之礼,必出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是‘必有方’也。若行游无常,则贻累父母之忧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