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谈您对“一分为二”和“一体为二”的理解。
一分为二,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比如,一个人性格很暴躁,就有做事果断的一面。一个孩子学习不好,在其他方面就会有长处。一个爱哭的人,会是一个感受力特别强的人。
一体为二,即对立统一律。
每个事物都包含且离不开它的对立面。
两个互为极端的事物的相似度,要高于其中任何一段和中件事物的相似度。
比如赞美等同于攻击,崇拜等同于贬低,一个憎恶嫖娼的人和一个特别喜欢嫖娼的人最相似。
一分为二与一体为二是一回事,强调的重点不同。一分为二强调不同,一体为二强调整体。
“具身认知”,是一体论,即心智在大脑中、大脑在身体中、身体在环境中。心智、大脑、身体和环境是一体的。”“具身认知”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系。比如,人们在快乐时会微笑,在微笑时也会变得快乐;在伤心时会哭泣,在哭泣时也会变得伤心。这是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的。
“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指导现实生活。比如当你伤心、郁闷的时候,可以自拍一组面带微笑的照片,当你面对镜头,做出嘴角上扬的动作 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的确变好了一些;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你可以昂首挺胸、紧握双拳,这会让你充满解决困难的信心和斗志。
同时, 按照“具身认知”理论,行为能够影响思维,复制行为也就可以复制思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有意识地接近优秀的人,并通过模仿他们的行 为习惯来慢慢学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 如何判断心理的正常与异常
郭念锋对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根据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提出如下三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所谓“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或者说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统一性的丧失。比如出现幻觉、妄想。一个人的心理冲突与实际处境不相符,且长期持续,无法自拔。
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既知、情、意协调性原则。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表现出高兴的行为动作,我们说他正常。如果一个人遇到痛苦的事情,却表现出高兴的状态,或者遇到一件快乐的事情,表现出痛苦的样子,都是知情意不协调一致,我们称为异常状态。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就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比如一个平时花钱很仔细的人无缘无故的挥金如土了,一个平时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了。
3 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刻板印象?别人是否对您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自己会有刻板印象。比如,在村里,如果某一家人的父母不会行事、不被人喜欢,就很容易推断他们的儿女也不会做事,不被人喜欢。比如认为山东人讲究礼仪,浙江人注重实际,东北人非常豪放等。再比如,我认为某个同事自信心不足,他的言行经常被我投以自卑的反映。
别人对我也会有刻板印象,比如单位同事,有人认为我容易情绪用事,有人认为我旅游时爱买东西,有人认为我学了心理学知识,应该很会说话做事,有人认为我性格温和平静。
4 您有哪些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
当我和老公发生争执、歇斯底里时,当老公说了一句他认为会触怒我的话,我竟然没有任何反应时,老公感觉我不正常了。当同事看到我发脾气时,会让为我不正常。
5 认真的阅读并体会以下两段经典的心理学内涵: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人施教。
(2)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环境不同,采取的行为不同。
身体冥想期间,感觉身体一阵阵发热,打嗝,放屁,冥想到心脏时,感觉到心脏跳动的能量,感觉能量在身体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