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排列系统观、现象学、潜意识
我们是如何看一个人?一个关系?一个系统的?我们是如何看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的?
当我们选择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不同的侧面,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个人限于自己的感知方式,只能摸到一个局部。单纯地从一个人当下的行为去看一个人和一个人的问题,就像是盲人摸象,只能看到这个人的一部分而已。
系统观是整体观,带着系统观去看一个人,更容易看到这个人的全部,带着系统观去看一个人的问题更容易出看到问题背后爱的部分。所以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把一个人放在整体中去,放在所属系统中去看。
那么,如何用系统观看到一个完整的人呢?
-个人,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想要读懂这个人的现在,还需要知道其过去,然后才能预判其未来,这是系统观。
-个人,有意识,有潜意识,有集体潜意识,想要读懂这个人的意识,还需要知道其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这就是系统观。
一个人,有思维,有思想,有信仰,想要读懂这个人的思维,还需要知道其思想和信仰,这是系统观。
一个人,有特长,有天赋,有使命,想要读懂这个人的特长,还需要知道其天赋和使命,这是系统观。
一个人,有个性,有人性,有生物性,想要读懂这个人的个性,还需要知道其人性和生物性,这是系统观。
一个人,有父母,有家族,有民族,想要读懂这个人的脾气秉性,还需要知道其父母、家族和民族的脾气秉性,这是系统观。
一个人,有工作地,有出生地,有国家归属地,想要读懂这个人的文化属性,还需要知道其出生地和国家归属地的文化和习俗,这是系统观。
现象学:
现象学和逻辑学不同,逻辑学非常符合人脑思维方式,符合人们日常思维习惯,逻辑学对人、事、物的描述,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从大到小,从因到果,从清楚到清晰,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明白,所有一切有序展开。
现象学则不同,现象学的思维方式更像是侦探破案的过程。
侦探走进一个案发现场,他先看到的是局部、细节和结果,此刻是完全模糊不清楚的。一个脚印,一个烟头,抽屉被撬的痕迹,血迹,遗留下来的作案工具等等,这些碎片化的细节和局部会慢慢地在侦探脑海中被整合,然后一下子变得清晰,甚至能够完全还原出作案人员在案发现场做过的一切。
所以,现象学是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从模糊到清晰的思维过程,所以不太符合人脑的思维方式,被人接受起来会有一些困难。而且现象学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不符合逻辑思维习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神奇和不可思议。小物件排列是以现象学的方式展开工作的,案主在排列开始时,所选物件的种类、大小、摆放位置和朝向等等,是碎片化的、局部的、模糊的、无逻辑的、不清晰的,我们完全无法用头脑分析出其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但随着排列的深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渐被整合,模糊的逐渐被清晰,真相会被一下子呈现出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全貌,那一刻物件瞬间也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感人的生命故事,而从一个个的故事中我们不断地成长变得心智成熟,学会智慧的爱。
潜意识: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潜意识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和知道了潜意识的存在;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第一个提出集体潜意识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和知道了集体潜意识的存在。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例子里来说明意识、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间的不同。有一个人,我不喜欢他,而且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喜欢他,这个不喜欢是意识层面的。有一个朋友说我不喜欢他,我觉得很惊讶,因为我自认为喜欢他。但是这位朋友开始举例子,确确实实,这个朋友举的所有例子都说明,只有不喜欢一个人时,我们才会这样说和这样做。这让我不得不相信,我确实不喜欢他,只是这个不喜欢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意识上感觉不到,甚至于意识上会让我自己觉得是喜欢他的。
接下来,我对朋友所举的例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凡是我表现出对他不喜欢时,都是我认为他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时候。这让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在我小时候,奶奶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并且远离别后说人坏话的人计较的人。原来,这份对朋友的不喜欢也是存在于家族集体潜意识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