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厕所后要不要洗手”这个话题已经被人讨论了无数遍,但也都没说到正点上。
之前,大表姐劳伦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有哪些坏习惯”,她就说自己上完厕所不洗手。一时间这个话题引起媒体纷纷关注。
1. 有多少人上完厕所洗手?
以下是几个媒体的资料,有模有样地数据,还有学者的暗中观察。
除了欧洲跨国家的调查,还有针对男女性别不同,所作的统计:
纵观各个数据调查,总结就是:大部分男性不洗手,而洗手的男性大多因为旁边有人在看,所以才洗手。
中文资料上,对于洗不洗手的问题,流传最广的就是这幅图:
但这系列图,实在是个很大的误解,你把那个图中假想的别人私处,换成货币试试。想想那人刚才摸了几个亿,是不是更有趣?
总之各种中英文资料中,关于为什么上厕所后要洗手,都没能给我提供一个完美的解答。甚至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等部门,也都把上厕所后洗手当作卫生的一个重要习惯,并没有给予充分的理由。
权威也需要质疑。
2.经不起推敲的论据
有研究指出(如下图),进入到公共厕所后,一只手上每平方英寸(0.00064516 m2)携带了2亿个细菌,冲厕所后,马桶上仍有1百万个细菌,而洗手可以将手上的细菌数量减少47%。
虽然有理有据,但却经不起推敲。研究者并没有提到,我们人体90%是细菌构成,具体来说是:
细菌的数量占到了人体所有活细胞(既包括组成人体本身的所有活细胞,也包括生活在人体中的所有微生物)的90%[1]。
以下是学者计算出来的具体数据[2]:一个“标准人”身上的细菌数量大约是3.9×1013,就是3.9万亿个,比起厕所里的细菌数量,人体内的细菌数量是不是细思极恐?
内部的细菌我们不理会,我们外在皮肤上,全身的毛孔、皮肤褶皱和“其他”地方,都含有无数个细菌。上完厕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简直不足为惧。
还有就是,上完厕所后,我们身上(包括手上)携带的细菌,多少是有害的,多少是没什么害处的,没有研究明确地指出来。
3.为什么我们对细菌如此恐惧?
我们知道,发现细菌(微生物)的人是巴斯德,他也发明了巴氏消毒法。随后出现的微生物学,对细菌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特别是在医学领域,我们发现人生病的原因是因为细菌引起的。一时间,细菌与病毒就画上了等号。
这个等号无疑是对化工行业非常有用的,无论是牙膏、洗手液还是肥皂厂商,搭乘着“细菌就是病毒”的宣传,通过精心制作的一个个广告,让我们普通人相信,我们要杀死掉身上携带的细菌。
看着电视,我们会认为,我们是在四伏的危机中作困兽斗,被追逐我们的细菌团团包围,之所以免于感染和死亡,那只是因为化学技术在护卫着我们,每时每刻在杀退众菌。我们得到的指导是把消毒剂到处喷洒,卧室要喷,厨房要喷,洗澡间尤其要使劲喷,因为我们自己身上的菌似乎是最危险的。我们拿了烟雾剂,为了吉利再加上除臭剂,喷鼻子,喷口腔,喷腋窝,喷隐秘处的褶皱,甚至连亲爱的电话听筒的内部也要喷一通。[3]
这种不良的宣传,让我们普通人忽视了人体本身就是由细菌组成的活物,大部分细菌与人体是共生关系,许多根本无害,有的只是一部分发生了突变的细菌,变得不再“温和”。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通过人类的演化与身体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是如何在与微生物(细菌)的互动和依存中,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
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晚近时代以来试图将身体及其接触的一切物品都消毒的做法不仅是不正常的,而且有时甚至可能带来有害的后果。一个原因在于,你并不完全是“你”。你的身体是一个微生物群的宿主:数万亿其他生物自然栖息在你的肠道、呼吸道、皮肤和其他器官上。[4]
也可以说,是细菌让我们人体的大部分构件发挥功能,也促进了我们适应的能力。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正是孩子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接触细菌并对一些细菌产生抵抗力,才能在成人后,面对外来的入侵细菌具备免疫能力。
例如,在儿童期并未出过水痘的人,成年后遭遇这种疾病的时候,造成的危险更大。其他类似的疾病,如果未接种,长大后所造成的死亡风险也越大。
婴儿在接受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乳汁就为其提供了抗体和其他保护因子。
反而是越担心孩子受到脏东西、细菌等侵害的,就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产生:过敏。
自从漂白粉、消毒术、抗菌肥皂把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无菌后,儿童免疫系统中游弋的2型辅助性T细胞就更无所事事了,从而增加了这些细胞中的某个犯下严重错误,误将无害物质当作敌人来瞄准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过敏就会发生。[5]
利伯曼指出,正是现代的“无菌环境”使得我们更多人出现了“进化失配”。这种失配,既包括我们从采集过渡到农业社会,也包括我们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所出现的各种疾病。
如果我们人体不能应付世界上的大多数细菌的话,我们早就没进化成人类之前就已经灭亡。把我们放在实验室的无菌环境里,大概我们也活不了多久。
结论
那么,到底要不要上完厕所洗手呢?
答案就是,记得看一下周围是否有人,没人的话可以安然地走开。
有人的话,也没关系,潇洒地走好了。试想着他们那些认真洗手的人,在15-20秒中,到底吸入了多少细菌吧。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请在进餐前,特别是用手作为餐具的时候,记得洗手。
-
见果壳网文章: 《我们=10%人+90%细菌》 ↩
-
图表和数据来自《人体细菌有多少?细菌与细胞数量比例没有你想的夸张》 ↩
-
引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之《细菌》一节。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
-
摘录自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
-
出处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