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僵尸片。但这个问题又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这些年来,对于“僵尸”的定义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像是2002年上映的《28日后》(28 Days Later),2004年上映的《死者的黎明》(Dawn of the Dead)这类影片已经将人们传统对于僵尸的理解扩大了。
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于僵尸的理解来源自1968年一部名为《活死人之夜》的片子,自那之后,我们的印象里,僵尸要么是从坟地里爬出来靠吃人肉为生的物种,要么是因为感染了不可治愈的疾病,丧失了人格,嗜血如命的活死人。
其实僵尸片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加勒比海地区的美丽岛——海地。
海地水土丰饶,瓜果丰盛。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已经触及到海地并将其纳入了西班牙的殖民版图,并用西班牙语Santo Domingo(圣多明戈) 来命名海地。 后来海地又落入法国人之手。
在黑奴贸易时代,大量的非洲黑奴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海地,被迫去大种植园工作。当然了这些黑人被运来可不是来享受海地的阳光的。
在种植园工作的黑奴生活境遇极度困苦。但是这些黑奴也不是空手而来。
随他们一同来的,还有他们在非洲大陆上原有的宗教习俗。这在海地这片新的生活的土地上,黑奴们将他们的宗教仪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所谓了“伏都”仪式(vodou)。
依靠这种“伏都”仪式,这些黑奴们相信可以免于奴隶主的迫害。随着仪式慢慢地复杂化,到最后形成了包含舞蹈,贡品祭祀,打鼓等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
渐渐地,在群落里那些能够熟练掌握这些仪式的人威望大增,他们又发展出祭祀歌唱,药物使用等仪式。通过使用这些药物,使得仪式主持们(bokor)相信他们拥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其中一项能力就是将死人复活的神力。
被复活的死人被称为zombi,这些zombi通常受制于将他们复活的宗教主持们,且行动缓慢,智力低下,缺乏意志。
到了1791年,海地北部的奴隶们开始不断使用这种‘伏都’仪式以期收回对自己的命运主导权。
后来海地著名将领卢维杜尔带领下,海地人民发动大规模起义反抗法国种植园主。当地流传着海地人民在名为博伊斯海曼的地方举行了“伏都”仪式,各地人民上下一心取得了对法国种植园主的胜利。
法国镇压的部队也被挫败,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将永久性地废除海地的奴隶制。
可没过几年,到了1802年,我们伟大的拿破仑皇帝往海地派出更多军队,企图重建海地的奴隶制。在海地民族主义者的奋起反抗,再次获胜。两年后,海地赢得独立,成立海地共和国。
但是“人民自此过上了安宁富裕的生活”同“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一样的美好的想象。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海地的领导换了一批有一批,国家仍不起色,反而在经济萧条,国际债务,内政混乱中越陷越深。
仅仅在1910年到1915年的五年间,就有多名领导人被刺杀,五位总统更迭。最后一位领导人维布伦·纪尧姆·桑的遭遇简直悲剧,此人军人出身。
当时,他的政敌罗萨福·波波(我们姑且叫他波波)斥责他勾结美国政府,还不断游说他的政府内阁。
我们的维布伦同志深感恐慌,开始处决潜在的反对力量,最终杀死了一百六十七名所谓的政治犯。
后来消息败露,海地人民发动暴乱,将维布伦同志从府邸拖出来,在狂热的人群里,暴动者当众就把他的身体撕烂,身首异处,四肢散落在大街上,场面极度血腥。
就在一年前(1914年)一战爆发,波波对美国人民不太友好的立场使得美国人想起了远在欧罗巴大陆的德国。他们害怕德国会轻而易举地进攻美国本土。加上海地人血腥杀掉维布伦的场面已经印在了美国人的脑袋里了。
吓坏了的美国人1915年又重新占领了海地。
结果到了海地后,美国大兵才发现情况远比他们预料的要复杂,美国部队的出现也没能平息海地国内的混乱。
在海地,美国大兵们负责监督公路,电话线,卫生机构,还有教育机构等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对带当地人的态度极为恶劣。
没有那个民族会喜欢被占领的。美国人不但态度行为极为恶劣,甚至对海地的黑人还有混血人种变现出强烈的种族主义情绪,对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海地人也是极为蔑视。
更可怕的是,美国部队强行宣称每个海地人都有义务进行无薪劳动,而且还将这些劳动者又铁链锁起来集体劳动。
浑身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会监督劳动场所,要是哪个海地人敢于拒绝参加劳动,他们就可以射杀抗拒者。
这听上去比起一百年前海地人民所终结的奴隶制要好很多了。
随着一次次的流血事件还有游击战的开展,海地民族主义情绪再次爆发。
较大的一次发生在1918年,当时起义军有超过两千人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消灭。
然后最血腥的一次是发生在1929年,当时美军对十多名手无寸铁的游行者开枪将其射杀。
终于到了1934年,美军撤离海地。挺讽刺的是,在美军驻扎期间,还帮助当地人进行过军事训练,可没过多久接下来的领导人就开始使用武力来延长自己的任期,而且还使用美军训练过得武装力量来强化自己的政治地位。
就在美军驻扎海地的这些年,很多士兵还有他们的家属们不仅仅是被当地混乱的治安局势所困扰着,当地人经常后半夜举行的“伏都”仪式也让他们不堪其扰。
当这些美军回国后,同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海地的一些祭祀礼仪的故事,药剂的使用,死人的复活仪式等,这些天生好奇无比的美国大兵们对那些夸大了的宗教仪式故事倒是津津有味。以至于最后,他们把“伏都”(vodou)和zombi都改变成了更符合英语发音的voodoo和zombie。
更能激起美国大众强烈兴趣的是1929年出版的一本书,叫做《魔力岛》,作者威廉·西布鲁克是一名方士,也是一个大酒鬼。
此人穷其一生都在周游世界,并撰写一些描写巫术和恶魔崇拜的一些书籍。
在西布鲁克游历过海地后,《魔力岛》成书,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做《黑巫术》,详细地描述了他跟当地的活死人打交道的场景,其实不过是他根据同当地人的谈话记录所写成的。
根据他的描述,成群的僵尸会在海地烈日的田地里劳作,像牛一样。片刻休息的时候,吃得是寡淡无味的食物。当地人称他们是从坟地里带回来的死人。他们要为将他们带回的人服务。
西布鲁克还警告读者说,是那些“伏都”实施者们将他们变成了嗜血嗜性的物种。他甚至还宣称自己见过这些僵尸并确认了他们的真实性。
当然了,多数人是不会在意这些故事背后的逻辑关系的。他们的兴趣好奇心窥探欲完全被这本书给激发出来了。没过多久,媒体报道中就铺天盖地地出现四处游荡的活死人的报道了。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作家拉夫克拉夫特(Lovecraft)也加入到死人复活的故事创作行列中来。
可惜得是这位大作家终身都没能产生多大影响力。但是在业界,那可是被同行极为尊重的作家。
他写了很多僵尸故事,这些故事对后来的电影制作人,编剧,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激发了后来几十年的僵尸片的创作高潮。
其中,他的《死人复活师:希伯特·维斯特》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这部作品像极了那部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作品《弗兰肯斯坦》。
书中这位维斯特医生将一具死尸复活,这死尸一复活就变得狂躁不安,见人就杀。在这一系列作品的后来的部分中,这名维斯特医生被他所创造出来的僵尸开肠破肚。
除此之外,拉夫克拉夫特还有其他的短篇故事问世,像1925年的《拱顶下》,故事中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双脚穿破了一具棺材盖,被这棺材盖咬断。在1928年的作品《冷空气》中,一位企图长生的医生为了让自己保存下来并继续保持身体的运转,他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冷冻公寓。
到了1930年代,美国电影业蓬勃发展起来,观众们涌进电影院观看那些视觉上极有冲击力的电影画面。因为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期待着新颖与异域国家,就是所谓的诗与远方。海地自然成了大家热议的一个地方。
这期间的电影有:1933年上映的《琼斯皇帝》,影片说得是一个铁路搬运工跑到海地去学了巫术,将自己变成了海地的统治者,在无穷无尽地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人们暴动将其绞死。
1936年的《奥恩加》、《想爱》、《魔鬼的女儿》,后者的拍摄取景实际上是在牙买加。
那些唯感官刺激是从的人,还有出于对好莱坞需要夸张的娱乐活动的需要考虑,“伏都”的感念就顺理成章地被引入了。
在海地的传统中,“伏都”仪式是一个有关精神的祭奠仪式。实际上“voodoo”这个词本身就是“精神”的意思。
可是在媒体的报道中,“伏都”是一种同黑魔法一样的邪恶力量。后来随着海地民众对此的兴趣消减,那些黑暗,超自然因素,僵尸等任然保留着其吸引力,僵尸题材的电影自此也开始占据舞台中心。
但是作为僵尸电影中的一个亚分支,海地从来都没淡出人们的视线。
很多学者给僵尸片赋予了政治含义。詹姆斯·特威切尔就说僵尸片代表了黑奴在暴动中奋起反抗白人占领者的幻想。这么看来,海地历史确实同虐待,压迫,被隔离,被控制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这一题材都在反反复复被搬上荧幕。
虽说还有诸多地区的僵尸片在影史上熠熠生辉,但海地却是泛着僵尸片的滥觞。这个国家深邃,动人的历史或许是僵尸片不断被进行政治社会解读的主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