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听名字就想起苏东坡,具有极强的辨识度。
灰白色调,以白为主,很清爽、很飘逸、很恬淡、很自在,像一幅水墨画,像一张书法贴,很有中国传统气韵。
昆剧,词雅意美,唱腔婉转清丽、柔和动人,伴奏的笛子可飞扬灵动,亦可低徊悠然,古琴则绵长持重,回味幽远,还有鼓声铿锵激越,情绪饱满。
把这几个因素迭加在一起,就是昆剧《明月几时》带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
世人都能说几句苏东坡,在他身上的鲜明特征和光环太过明晰了,诗作名满诗坛,词作开豪放派之先河,散文跻身唐宋八大家,书法名列北宋四大家,画作首创文人画派,还有是个著名的美食家,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简直不胜枚举,至于制香、篆刻之类相对不如前面这些才能出名,一般不会特别说,但10月份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可全方位展示了苏东坡的各类才能。普通人要记住的苏东坡就是三条内容,文人造诣极高、爱生活、爱老婆。
一个高开低走,入世即巅峰的苏轼成就多多,也困苦多多,用侍妾王朝云的评价是满肚子的不合事宜,身在官场不懂权谋,一片赤诚真心、毫无城府针砭朝政,觉得王安石变法有对百姓不利的就上书朝廷,被变法派排挤;觉得一概否定变法好处的做法也不对,为此再次得罪守旧派,两头不落好,还名满北宋朝野,被当做元祐党人的智囊,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几个皇帝,升了贬、贬了升,最终老死乡野。
这么复杂生动的苏轼,在昆剧舞台上要怎么表现呢?这就是我们想看《明月几时》的兴奋点所在。
相爱相杀,剧目选取了苏轼与章惇关系剧烈变化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同时穿插了苏辙的兄弟情,王弗、王朝云(同一演员饰)的夫妻情,塑造了苏轼这一人物形象。
也许是看音乐剧比较多吧,豪华炫目的舞台布置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昆剧的舞台布置则相对简素得多,主要是依靠从舞台顶部垂掉下来的一个圆环形银色盘绕器物象征苏轼如一片明月般的坦荡初心,矢志不渝,其他道具只有两把椅子,苏轼晚年用的拐杖,朝云的绸伞和古琴。不过想想,戏曲舞台上就是主要靠演员唱念做打表现场景变化、时光流逝等,道具本就是少而又少的,如此才可充分表现演员的功力,展现中国传统写意风格。
章惇一角既是花脸(只不过象征性在脸上勾了几笔),又是丑角,表演比较老辣,但讲到要把苏轼一贬再贬的时候,用了一个“波依俺”的说法,感到有点儿突兀,似乎戏曲中丑角的插科打诨应该不是这样的吧。
本剧因为舞台没有传统开幕和闭幕的表现手法,只有4个演员,所以在出场时演员转圈走台步介绍人物和角色定位,以及人物关系,这与传统戏曲也是不同的,应该也算一种创新。
要说极大改变,应该还是苏轼与苏辙的年龄差,两个人同时通过考试名动京城,只有2岁的差距,但剧中苏辙是小生扮相,始终英俊潇洒,即使两人在海南谪贬途中见人生的最后一面,苏辙还是小生,而苏轼却是须发皆白的老翁了。苏辙在剧中定位为捞哥,总是出面搭救苏轼,在历史上对也不对,毕竟他们是亲兄弟。可能把苏轼叫做“坑弟狂魔”更恰当,每次他惹祸上身,苏辙都是跟着倒霉,要没有这个哥哥,苏辙的官运应该好很多。
值得称赞的是,表现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的一场戏很震撼,舞台边侧鼓声阵阵,鼓点疾徐有度,动人心魄,大有“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劲头,场上演员在念唱的同时,表演甩发、扑跌,以及吹须、捋须、抖须、撕须、摊须等专业技法,很好看,极富表现力,出色表达了人物境遇、思想情绪。
要说美得让人难忘么,除了舞台背景、人物服装、唱腔设计,自然还是表现苏轼与妻子伉俪情深的段落,尤其是朝云年龄极小,算是苏轼的第三任妻子,亦女亦妻,两人的舞台动作设计得恰到好处,有一点宠溺、有一点怜爱,还有满满的深情。
有点遗憾是,此剧在峰剧院表演时有一些观众中途离席,地板回响很大,有点影响观演效果啦。
我是冰珊醉红楼,爱红楼爱文化的江南女子,欢迎关注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