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处在物品极度泛滥的时代。人很容易患上选择困难症,各色的购物节,商家各种打折促销,亏本甩卖,只为让我们掏钱买买买,抵挡不住诱惑也的确不是我们的问题。
断舍离,正是让我们可以通过物品来了解自己,发现真实自己的一种方法和理念。
断舍离的机制是,通过不断地“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与“舍”(舍弃多余的物品)的训练,最终达到“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的状态。而一旦到了“离”的状态,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有更深刻的洞察、更高远的观点、更广阔的视野,抵达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俯瞰(后面会说俯瞰)的境界。
我想到了房子,第一次接触到断舍离,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不是断,也不是舍,而是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面,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怎么让自己有那样的一份心去改造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断舍离的阅读。
断舍离是将住所中“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去除掉,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在这样的训练中,人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喜欢上本来的自己,并且挖掘出原本的自我。
1
舍,以自我在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断舍离其实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在行为上,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就行了。
我们原本就很讨厌扔东西,储备物品是我们的本能。但是,现在我们正处在物品泛滥的时代。必须舍掉让自己不舒服的物品。提醒自己,有舍才有得。
看看我们的衣柜,堆的满满的,还总是觉得没有合适的衣服,丢了觉得好可惜。一年又一年,新买的衣服会不断增加,旧的却没有减少,一直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不肯丢东西是因为,觉得总有一天能用到。但是那一天却一直没有来。断舍离强调的是现在,让我们扪心自问某个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每次换季的时候,看到拿出来却一次都没有穿过的衣服,都会自责,当初怎么会买回来,实在是太浪费了。无形当中,就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舍就是让我们以自己为核心,考虑物品对现在的自己是否有用,舍掉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物品。
2
从小的空间开始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的时间来才行,但断舍离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的时间多少来选择场所。从容易的地方开始,人也更愿意付出努力。因此,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
我们可以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从自己的钱包、背包或者是一个装小票的抽屉开始。舍掉对现在的自己没有用的物品,留下让自己舒服的。
许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整理房间,正是因为眼睛能看到这种明显的变化,从而让自己感到愉悦。断舍离的整理无所谓空间的大小,只要开始,一旦从断舍离的过程当中感觉到愉悦,找到自信,坚持下去就很容易了。
我还发现,已经成功的人容易再获得更大的成功。
3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简单来说,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比如:壁橱,衣柜之类需要打开才能看到的空间。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放五成,比如:像那种玻璃门的书架,碗柜。
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比如;客厅。
在街上的杂货店,里面的商品堆得满满当当。在奢侈品专卖店里面,每个空间只摆放一个商品,想象一下2种不同的空间带给我们的视觉体验。多并不能代表就好,少反而会让人觉得精致高端。
4
断,断绝因为优惠而买的念头,考虑是否是真喜欢,真需要
小时候,每年最多只能买一套新衣服,最讨厌过夏天,因为夏天都是穿姐姐的衣服。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因为穿姐姐的衣服不合身,坐在教室里面怎么都不能安心,总觉得同学们都在嘲笑我。后来到自己能支配钱的时候,我会买很多廉价的衣服,因为我更在意衣服的量而不是质,这样我每天都有不同的衣服穿,仿佛能挽回以前丢失的面子。
以前我主要从量上面去考虑,会因为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的数量,于是买各种便宜货。从接触过断舍离这本书以来,开始反思,买回来的物品利用率到底有多高呢!有多少鞋子放那里四五年不穿,多少条裤子再也不想穿。
一直是活在被别人影响的世界里,凡事都是别人会怎么看待我,而不是自己是否真喜欢。
现在需要学会从自己的需要考虑,在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买自己喜欢的。这样一来,选回来的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品,我们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致。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点必须要牢记。
不单单是物品,朋友也是一样。我们应该选择让自己舒服的朋友接触,减少不必要的应酬。留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5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内心对房子的执念太深,觉得有房子我才获得幸福。看到作者对“离”的说明,突然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回顾自己的现状,老公积极上进,对我爱护有加,4岁的儿子,聪明可爱,婆家人简单纯朴,生活积极。结婚之后,我从来没有丝毫的感到跟他们难相处,他们全是从内心把我当成自己人来对待。现在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跟很多住在自己房子里面的人相比,我所拥有的是更难获得的深层的幸福。
6
俯瞰力
站在高处往下看,往往更能看清全局,要跳出来看我们的处境。
有个段子讲,你们长的又好看又有钱,不是戴个项链就是露个方向盘,还天天去哪里去哪里。我只能默默的看着你们发的动态。我们眼里别人的生活都是值得羡慕的,自己的生活都是苦不堪言的。
我的一个同事,看她天天打车上班,每天叫下午茶,一次性花几万给她2岁不到的儿子买黄金饰品。从来不会考虑钱。再看我,为了省饭钱,每天带饭上班,这个差距简直就没有拉近的可能。我以为她就是那种我很羡慕的不用为了钱考虑的人了。
后来跟她熟了,听她说起她的处境,我真是惊呆了。她正面临被离婚,她自己想要孩子的抚养权,她家人又不支持,自己挣的钱又不足以支撑日常开销,几乎要全靠她家人帮扶。她的父母不仅没有给她温暖,反而时常的冷嘲热讽。她说,我现在生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很多时候自己眼睛看到也是不能全信的,眼睛只能看到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我们要培养自己善于发现事情本质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已有优势让自己的生活更好。
最后我脑海里反复想起在路上这首歌,每当在路上(我骑车上下班的路上)的时候,各种思路会不断的往外冒,真正坐下来写的时候,脑子就像是干涸的河流一样,停止了一切的思想活动。这次我对在路上的体会又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只要是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短暂的失意又何须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