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四节 : 国民革命时期
作者: 埃德加 · 斯诺
优美词汇:
精力充沛, 能说会道,不容小觑,
勤工俭学,声势浩大,蓬勃兴起,
如火如荼,
精彩句段:
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作出了历史性决定: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大会结束后,我便去了上海,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第二年(1924年)春天,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月,我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执行局工作的同时,兼任上海国民党执行局委员。执行局的另外两个委员是汪精卫(后任国民政府主席)和胡汉民,我和他们两个一起工作,协调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行动。那年夏天,黄埔军校成立了。加仑出任这所学校的顾问,其他苏联顾问也从他们国内赶了过来。国共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形成全国性的革命运动。那年冬天,我回到湖南休养——我在上海病了。但在湖南休养期间,我把湖南省浩大的农民运动的核心力量组织了起来。
(精讲点拔: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反抗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作出的决定。)
二 “那个时候,我写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在共产党内部专门负责农民工作。根据我的研究和我组织湖南农民的工作经验,我写了两本小册子,一本名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另一本名为《赵恒惕的阶级基础和我们当前的任务》。陈独秀对第一本小册子里提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这本小册子主张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并积极组织农民。陈独秀拒绝在共产党中央机关出版物上刊登它。后来,它刊登在了广州的《农民月刊》和《中国青年》杂志上。第二本小册子是在湖南出版的。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不赞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政策。我们两个的分歧越来越大,不过我们之间的斗争直到1927年才达到顶点。
(精讲点拔:毛泽东重视无产阶级的力量,重视农民运动,而陈独秀碍于当时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对国民党右派妥协的压力和自身的右倾思想,忽视农民的力量,认为农民运动“过火”,反对毛泽东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并积极组织农民的主张,两人因而产生分歧。)
三 “在湖南期间,我视察了长沙、醴陵、湘潭、衡山、湘乡5个县区的农民组织和政治情况,并向中央委员会提交了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烈要求在农民运动中采用新的路线。第二年初春,我到达武汉时,各省农民联席会议正在召开。我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讨论了我文章中提出的建议——大范围开展土地再分配运动。出席会议的还有彭湃、方志敏等人,以及两名苏联共产党员约克和沃伦。大会通过决议,采纳了我的提议,并提交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但是,中央委员会否决了这个提议。
(精讲点拔: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深刻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婴儿对依靠农民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非常有信心。)
阅读感悟:
斯诺通过与毛泽东面对面的交流,详述了毛泽东从一个平凡的农家儿子到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的转变过程,真实还原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这也使作者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都忠于马列主义,并将继续进行斗争反对一切机会主义倾向。它之所以不可战胜,所以一定要取得最后胜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