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遇到高中同学歪哥,得知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便跟我聊起职业规划发展。他从高中毕业开始讲到现在,大意是自己虽然只是考了一个普通学校,但好在毕业时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任职某公司高管的前辈,前辈认可自己的潜力,招他进入了这家公司上班。因为高管前辈的关系,他的工作发展一直比较顺利,可是去年那位高管因为一些原因离职后,自己的年底考核竟然被排在最后,面临淘汰的危险。他预感到职业危机,开始投简历准备跳槽,但春节前的几次面试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我针对性地问了他一些问题,很快就发现了他的症结所在——因为跟高管的关系好而导致的职业发展顺利,被他误当成了是自己能力所能胜任。毕业时前辈认可他的发展潜力,让他获得了职业发展的捷径,但七八年过去了,他却没有让自己的能力同步上他的职业发展。在领导走之后,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与公司其他同等资历的员工相比,又拿着比别人高的工资,高成本,低产出,当然在公司留不住。而他这与职位胜任要求不匹配的能力,去任何一家公司应聘同等岗位,都会暴露无遗,他自己又不愿意面对现实降低标准,所以屡屡失败。
原本以为靠前辈坐上了职业快通道的火箭,可万万没想到前辈离开之后,前途竟变成了荆棘路。
歪哥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学生时期的同桌。
我和她数学都不好,开始学函数和线性几何之后有些吃力,我很能理解这种痛苦,别人半小时能够完成的家庭作业,我们往往要花双倍的时间去思考,有时候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提前去教室求助于成绩好的同学讲题。
可是有一天早上我到教室的时候,却发现她在抄另外一个同学的数学作业,她说反正高二文理要分科,没必要这么辛苦。那之后每每遇到难一点的数学题她便开始抄,后来慢慢发展成但凡理科的作业,她都眼皮也不抬地直接抄。
高考她报了一所院校的艺考专业,她说这个专业对文化分要求不高,我有些惊异于她这样的报考理由。
高三毕业后,我们再无联系,等再听到她的消息,却是听人说她大四的时候因为英语四级考试作弊被学校处分,无法在当年取得毕业证要留级一年。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虽然意料之外,但又觉得情理之中。
这位同桌上学时就喜欢走捷径,从最初的解数学题到文理分科到选择艺考,她的每一步都不是出于对学习的兴趣或热爱,都是因为她认为这样这样省时又省力,以为这是她的“小聪明”,以为每一步她都走在了自己找到的捷径上,最不知道这每一步都把她推得更远,直到她把走捷径当做一种常态,酿成了作弊留级的苦果。而这个作弊留级的污点,将一直留在她的档案中。
后来听说,她因为作弊留级的事情,一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后不得不让家里花了大笔钱去国外读一个私立大学的研究生。
或许她在学生事情开始抄袭作业的那一刻,根本没想到原本通过抄作业省下来的半小时,在未来的人生中,却要多花好几年的时间来弥补,甚至,还不一定能够弥补。
人总是需要成就感来促使自己前进的。但是成长的过程中,又有太多的困难和阻碍。克服困难阻碍的过程充满着痛苦,这痛苦来自于牺牲与小伙伴玩耍时间来解题,来自于花费周末休息的时间钻研业务技能,来自于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学会正面问题……
每个人在面对前进的过程中的困难时,都曾经闪过那么一秒的念头:太难了,太麻烦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立马让我收获成功?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一秒的侥幸心理之后,还是脚踏实地地开干。
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认为他们所想到的捷径是“锦囊妙计”,是“神机妙算”,却不曾想到走捷径所带来的成就感,是虚幻和短暂的。
走捷径的人常常被虚无的成就所蒙蔽,将人生一步步建立在缥缈的基础上,进而对别人呈现出一个虚幻的自己,时间一长,误以为这虚幻的样子就是真实的自己。当虚幻的泡沫无法再撑大的时候,要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挽救,要么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来弥补。这就好像一个生病的人通过吸毒来缓解病痛,在那一瞬间他似乎感受不到痛苦了,但最终将为这短暂的满足感付出生命的代价。
小时候我最喜欢多拉A梦百宝袋里的复制面包,考试之前只要把面包在书本上印一下,再吃掉,所有的考题都会记在脑子里了,再也不用漫长地背书刷题了。可漫画终究是漫画,谁也不能活在漫画里,况且,在漫画最后,大雄也因为吃太多复制面包,拉肚子把题目都忘记了。所以,走捷径得来的东西,迟早都会露馅。
避免走捷径,要延迟满足感
湖南台很火的综艺《爸爸去哪儿》有一期给几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测试——把一群小朋友关在一个小屋子里,桌子上有一块蛋糕,小朋友的任务是守着这块蛋糕不能吃,直到有大人进来的时候蛋糕如果还是完整的,他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蛋糕。测试的结果我不记得了,但这个测试可以很生动地用来解释避免走捷径的方法——延迟满足感。
马上吃掉蛋糕是一种立刻满足口腹之欲的捷径,但是却断送了获取更多蛋糕的可能性,如果忍住了嘴馋,就能体会到延迟满足感带来的更大的收获——1、克服了欲望带来的冲动2、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两块蛋糕)。
可懒惰和贪婪是人的劣根性,人生常常遇到比蛋糕多出几十倍的诱惑,往往需要更大的毅力和坚持才能说服自己延迟满足感。但一旦摆脱想要走捷径的心理,就会发现不走捷径虽然看起来很慢,但因为最难走的路在自己最年轻精力最好的时候已经走过了,后面的路反而越来越好走。
避免走捷径,要走出舒适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是下决心听课看书或者做题,却要从擦桌子烧水泡茶开始,完了又突然发现早上起床还没浇花,浇完花又发现到点做午饭了,干脆就吃完午饭再开始吧,吃过午饭血液都在消化系统里,必须休息一下大脑,要不睡到三点钟再开始吧。三点钟到了人根本没起床,一个下午又过去了。吃过晚饭是不是又该散个步了啊,那就明天再正式开始新计划吧。——DUANG~ 一天的工作学习泡汤~ 接下来每一天的模式都是这样粘贴复制,等到Deadline发现没时间了,作业没完成要么就抄吧,报告没写好要么就借鉴一下别人的吧,面试没准备要么就去走走后门找找关系吧。——一开始只是“懒散”、“拖延”——而后因为懒撒拖延没有完成的事情,又通过走捷径来完成,最初还带着负罪感,次数多了就习以为常,进而觉得理所当然,慢慢地走捷径便成为心安理得的事情,等在捷径上走得太远,发现前面的路无法再通过捷径往下走,想要倒回来重新开始,已经为时晚矣。
回头看看,之所以一步一步走上捷径这条道,无非是当初在小事上磨磨唧唧,始终不愿意放弃悠闲懒散的适感而已。贪图安逸和闲适,舒服一时,却因此与该走的路分道扬镳南辕北辙。
避免走捷径,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我的微信里面有个不知道在什么活动认识的人,特别喜欢发朋友圈,而且朋友圈总是发一些圈内大咖的会议、饭局。原以为是我在某个活动上加的某个大咖忘了备注名字,可有一次跟行业朋友吃饭,大家讨论起这个总在朋友圈刷屏的人,发现只是一个工作能力和业绩都平平的主,因为公司平台的原因接触了一些大咖的会议,原本只是端茶递水的角色,却拉着嘉宾合影然后在朋友圈“闪亮登场”,以此展现人脉。
说到这里大家频频摇头,虽然出于礼貌大家并未妄加评论,但在她后来发的朋友圈下,留言评论的人却越来越少。
想必她发在微信朋友圈的照片为她赢得了很多不明真相吃瓜群众的点赞,被她当成了自己的光环,内心真把自己当成饭桌上挥斥方遒的座上宾了。但靠合影借别人的光环一时间迷惑大众把自己捧上高位,一旦曝光在阳光下,别人依然发光,可借光人只能分到阴影狠狠地摔下来;借着公司的平台以为到达深海区是自己的能耐,可一旦没了公司这艘大船,不会游泳的立马就在深海区淹死了。
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外界带给自己的,哪些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避免前进路上虚无的光环把自己带入错误的道路。
网上有个段子,说,高考是每个人智商的巅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外可说英语,内可赏古文,求得了数列,品得了马哲,溯源五千年历史,兼修德智体美劳,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而现在,只能刷手机。
段子归段子,可道理却是在的,高中三年,一套一套题刷下来,一个一个夜晚熬过来,一步一步走过来,谁都没法走捷径,谁也不能走捷径,然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学了,工作了,越往后,越没有人再来制定课程表,也没有人再来强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脱离了外界的束缚,没人再给前路做引导,一不小心就懒散了,一不小心就走错路了,一不小心就越走越偏了。
可那些真正走到最后走得最远的人,始终记得,大多数你以为的捷径,终将变成漫长且艰难的路,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走得慢一些,却能走得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