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央视10台读书栏目播放着有关清明节的故事,《介子推割肉侍君》、《黄州寒食帖》。
再次听到《介子推割肉侍君》这个故事还是泪如泉涌。忆我之时常自省,勤政清明复清明。原来介子推是担心重耳当上皇帝后忘记自己的职责,他以自己的行动让重耳记住身为一国之君的重任。重耳内心深受洗涤感动,定为这天为寒食节,全民吃凉菜,追忆、反思。
苏东坡千古名作《寒食帖》。宋朝时,苏轼因招小人陷害入狱,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惨案”,他被贬黄州后,带领家人一起在黄州开荒耕地,自给自足,也是在这里苏轼给自己起名“东坡居士”,眼看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回京无望,苏东坡满怀感伤提笔写下《寒食帖》,一笔一划起伏跌宕,尽放对亲人的哀思。书法家黄庭坚发现这副作品时尤为震惊,通篇书法气势奔放,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晚间坐在泛黄的台灯下,看着桌面,想起父亲俯在桌前给我们批改作业的身影,今年是他离开我们的第38年,只要想起父亲,眼前就会浮现父亲一笔一划的教我写毛笔字,给我批改日记,跟我和弟弟做风筝的情景。他批改完我的日记后通常会根据我的日记内容,在下面重新写一篇,那时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每次都会来借我的日记本作参考,当时我特别自豪;每当开学季,父亲还会带领我们一家人举行牛皮纸包书的活动,一家人坐在干净的刷过油漆的水泥地上,父亲按书的尺寸留边裁下牛皮纸,将书放入纸中间位置,再将边按书的位置裁剪开向内折,一本书包好后,母亲会用热水壶将上面压平整,父亲再在牛皮纸封面用钢笔潇洒的写的科目及我的班级与名字;还记得父亲带着我朗读要背诵的课文,他读一句我跟读一句,说来奇怪,自己读很多遍背不下,父亲带读一遍后就可以背诵......
父亲这样陪伴的日子不多,后来他奔赴于治病之路,有时早晨父亲会带我和弟弟去河边,他在山间小道上练气功,我与弟弟在一旁玩耍,知道父亲生病了,但不清楚癌症是什么样的病。
父亲最后的岁月过得有些艰难,他让母亲给他的床上扑了一些干草,父亲就睡在草上面,现在我明白他是痛得不知所措,想尽一切办法与病魔战斗,最终父亲还是没有抗争过病魔,他拖了好些天才断气,父亲的好友说,可能是练了气功在缘故,断气才这么困难。
父亲去世那年还没40岁,如今我将步入不惑之年,又是一年清明时,想念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