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CCTV3清明节目的一个演讲,节目4月5日19:30,CCTV3播出,敬请收看。
大家好,我是董克平。又到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吐故纳新,作为一个天天和饮食文化打交道的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明节的一些食俗,咱们,“食说清明”。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比较特殊,它即是节气也是节日,清明最初并不是节日,它只是一个节气,和立春、雨水、惊蛰一样,反映气候变化,提醒人们农事耕种。作为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两日,还有一个寒食节,要禁烟火,吃冷食,清明和寒食节挨得太近,历史流转中,慢慢的两者就合二为一了,演变成现在的清明节。所以,很多清明节的习俗和美食,其实是源自于寒食节的。
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饿的站都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碗肉汤给重耳喝下,使得重耳熬过这一劫。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当初陪他流放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争功,隐居到山里。重耳听说后,很羞愧,去请介子推出来做官,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很难寻见,于是就有人献计,从三面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不想,介子推抱树不出,最后被火烧死在山中。重耳恸哭,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准火食,只吃冷食,用以纪念介子推。这是后人的演绎,从历史的实际来看,寒食节是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那时人们每年都要去旧火、燃新火,同时借此机会清理炉灶,祛除灶灰、通通烟筒,好让新火烧的旺,炉灶更好使,古人称为“改火”。改火行为慢慢延续成禁火节,这一天不能用火做吃的,不能用火,那只能吃冷食了,慢慢的禁火节便成了寒食节。
寒食节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在一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会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而在山西介休地区,这一风俗极为隆重,寒食节前后三天都吃冷食,这也难怪,介子推被烧的那座山就在介休境内。
清明节有一道美食就是纪念介子推的,叫“清明燕”,也叫“子推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既寓意着迎接春天,迎接燕子重新归来,也是老百姓为介子推鸣冤,不希望他真的死了,认为他化身燕子飞走了,于是就把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状,用山西的酸枣树或者杨柳条窜连起来,挂在门楣上,表达对先贤的“留念”,这样的习俗在山西绵延2500年。 老燕身上爬满了小燕,就寓意这一家人儿孙满堂,也祝愿老人长命百岁,而生龙活虎的小燕,则是老人送给小辈儿的,期望小辈将来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清明节的节令食品,充分的体现了中国饮食“南米北面”的特点。北方基本上是面食,除了 “清明燕”,还会用面粉做各种花馍;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的形状,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
南方则是青团或者是艾团,用糯米粉包上甜咸的馅料。江南地区清明时节吃青团,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草汁做皮,包上豆沙、莲蓉等馅料,用艾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青绿飘香,翠绿的皮,微甜的馅,淡淡的青草味,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在岭南则是吃艾粄,做法和青团差不多,形状是三角形的,很像我们小时候吃的糖三角。
清明时节的美食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在清明时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墓祭,祭祀扫墓,缅怀逝者。此外,还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以食之名,来怀念先人。最知名的要属“东坡肉”了。苏东坡是古代非常著名的美食家,留下了很多和吃有关的诗句。苏东坡喜欢吃猪肉,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就是东坡肉的制作方法,你们听,“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样做出的猪肉肥而不腻、醇香味美,因此老百姓就把这道菜称为“东坡肉”,来纪念苏东坡。
还有一道菜,大家非常熟悉,鸡肉、花生米、辣椒一起做的,有甜酸香辣荔枝口的,也有咸鲜酸香麻辣口的,它就是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历史名人——丁宝桢。可能有人疑惑了,丁宝桢,这和“宫保鸡丁”也没什么联系啊。其实,这道菜是以丁宝桢的官衔而命名的,他死后追赠的官衔是“太子太保”,即太子的老师,属于荣誉头衔,通称“宫保”,所以丁宝桢又被人称为“丁宫保”。这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的菜品,正是丁宝桢创制的,因此得名“宫保鸡丁”。后来这道菜几经转变,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今天,我们是“食说清明”,这里所说的食,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菜,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因着这些食物,因着这种中国味道,当下的我们与历史、与祖先,有了穿越般的勾连,你能感觉到味道传承中的血脉相通。这些在人们的唇齿间,鲜活流转着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味道,就是真正的味道传承,是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在饮食风味上最明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