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争宠,这是不争的事实。瞧瞧《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曹格家的一对活宝,你就能明白撒娇耍泼争宠爱,真是人类某种自私天性的真情演绎。不过,即使只有一个娃,他也毫不犹豫展露争宠的本领。比如说,夜半啼哭就是一个妙招——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几年前,美国的杰弗里·克鲁格写了本书,叫做《手足效应》,对兄弟姐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很明显,孩子们会尽情展露自身优秀的一面,让父母爱上加爱,比如在学校球场上表现优秀,在家里帮父母做点小活。
反过来说,父母倒也会对孩子“挑三拣四”。从常理来看,都是一个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父母的爱应毫无保留的给所有孩子。遗憾地说,很好的想法遇到了严酷的现实,父母总是会偏爱某一个孩子。
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里谈父爱这个话题。“父爱代表着私有制的产生,因为家庭中的父亲需要选择最优的子女继承家族财富、完成家族延续的使命而做出选择。孩子相应依据此等条件发展出适应性,以满足父亲需要的爱来获取更多父爱。”事实上,这里的父爱也同样适合母爱。
从根本上说,父母会更偏好更有机会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欢长得好看的孩子——人人都是外貌协会的。他们才是代表父母优秀基因的健康后代,显然有更高的概率将家族基因遗传下去。这挺令人咂舌,却是颠扑不破的动物本能所在。
来自挪威的一个研究就发现,家庭中的老大往往是最健康的,长的既高又壮。老大按说应该礼让老二几分,但智商平均比老二高3分。分析认为,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独享来自父母的注意力,从而造成这种差距。家中老末如何才能后来居上?他们发展的策略是,展示自己的柔弱,用楚楚可怜来赢得父母的关注,心理学家们将之称为“弱势策略”。
如果难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的心理会发生悄然变化——接受现实,另寻出路。有些孩子可能陷入一生难以摆脱的心理怪圈,成为更易抑郁、自卑与焦虑的人。有些孩子出现逆反行为,与父母的距离拉的更远。
当然,《手足效应》这本书还提到,异性的手足在年轻时一副“死对头”的情景,随着年龄渐长隔阂会神奇消失,手足之情也会日趋稳固下来。对父母而言,其中的积极意义显然更大。
今年八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女儿对父母的照顾显然优于儿子。用中国的话来说,女儿的确是父母的“小棉袄”。拿数据来说吧,女儿每月照顾年迈父母的时间是12.3小时,儿子只有5.6小时。这个数据,是他们对26万例年逾50岁的老人调查得来的。 掰开来看,当某位男士有姐妹时,他照顾父母的时间与精力骤然缩水,姐妹照顾父母的时间明显增加。换句话说,男人将陪伴供养父母的责任部分退给了同胞姐妹。
当然,女性似乎是天生的“照看者”。女性从心理与生理上,都更倾向成为这样的人。这或许与现代社会的男女分工不无瓜葛。男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是,成为一位经济提供者,支撑家庭的稳定发展,女性则更多承担照顾的责任。
眼下,当中国二胎政策逐渐放开时,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审视上述问题。中国注重孝道,育儿方式与西方存在差异。我们无法确知上述研究在中国再来一遍,是否得到相同的结论。可以确信的是,亲情并非无私,父母之爱具有势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