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父亲是孩子追梦上的守护神,是孩子心底的超级英雄,他会身体里行的教会梦想的价值!明明已经跌到谷底,父亲却不言放弃,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了儿子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比如这段话,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是啊,很多人究其一生,都不知道梦想的方向。努力拼命追求分数,却已经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
体验到了许多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后,马飞实现梦想,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好的。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很值得深思: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引导,怎样的教育,怎样的人生?
畅销书作者哈伯特曾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然而,许多父亲没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角色,而是沦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
对妈妈和孩子而言,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沦为旅馆。
据《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在我国,超过55%的家庭,妈妈是教育孩子的主力;而爸爸承担这一责任的比例仅有12.6%。
这两天,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热映,引发了许多观众对爸爸参与对育儿的重要性的讨论。
片中邓超饰演的父亲,堪称父亲育儿教科书式典范。
孩子追梦的底气,来自父亲的鼓励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银河补习班》中,马飞从小反应就比别人慢半拍。
老师和同学都叫他“缺根弦”,母亲也认为他天生就比别的孩子笨。
马飞看到连妈妈也这样定义自己,慢慢变得厌学、自卑,甚至开始破罐子破摔。
离开多年的父亲马皓文却坚信自己的儿子很聪明。
他对孩子和妈妈说:“我儿子一点也不笨!我希望他学的不只是知识,家长怎么说很重要,重要的是家长怎么做。”
马飞从倒数第一名变成了倒数第五名,这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被他看在眼里,称马飞为“我的天才儿子”。
做父母的,需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自家孩子的特性,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准自己的箭靶子,人生是孩子要自己走自己度过的,父母无法帮孩子一辈子。
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光、见识和胸襟。
最难得的是,马皓文在鼓励儿子时,不是虚假的敷衍。
而是眼里有光,充满信任和坚定,儿子能从他的眼神和语气里汲取力量,重新建立自信。
电影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马皓文问儿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儿子说想考清华北大。
马皓文却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追逐梦想。
关于梦想的价值,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你连靶子都找不着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真正的好父亲是孩子追梦路上的守护神,是孩子心底的超级英雄,他会身体力行地教会梦想的价值。
《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没有花一分钱为孩子补过课,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陪伴孩子上。
他带儿子亲近大自然,陪儿子躺在草地上,讲“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古诗词。
带他出门旅行开阔视野,给他讲各种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他不放过任何寓教于乐的机会,甚至在工地上干活时也不忘给儿子普及初中物理课本中将要学到的连通器原理。
所谓全宇宙最好的“银河补习班”就是马皓文对马飞的补习,本质是父亲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一个实验,每天和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足6小时的孩子比。
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勇敢、开朗,平均成绩也更高。
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爸爸能陪伴的孩子,往往更优秀,更自信,更有安全感和自律意识。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好的教育,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再重来一遍,而父亲前半生在陪伴孩子上偷的懒,会变成孩子后半生爬不出的深坑。
把儿子培养成了省高考状元,却接受不了任何挫折。
哪怕是考试不及格这种小事,最终成了疯疯癫癫的流浪汉。
还记得去年跳桥自杀的浙大博士生侯某吗?
因无法适应学业和社会,留下一句轻飘飘的“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
然后投江自尽,留下肝肠寸断的父母独自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