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是会好好说话的人
――《好好说话》书评
遇到陌生的客户,怎么去破冰?看见好看的女孩子怎么去搭讪?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怎么跟领导去沟通?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些场景,我们总需要用语言去沟通。当你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否常常不知所措,又或者常常以失败告终。
看到荧屏上的主持人,我们会感慨,要是我也这么会说就好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会说话很重要,我也要学。
我就是一个表达力极度欠缺的人,上面这些问题,我都遇见过,但都没能很好的解决。今天恰好看到了马东的这本名叫《好好说话》的书,里边的很多案例还有案例背后的方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先用十句话来概括一下这本书:
1、现代社会“会说话”变得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2、说话有五种场景,分别是:演讲、沟通、说服、谈判、辩论
3、每种场景下说话,你都需要考虑五个问题:权力、态度、成本、方向、对象
4、沟通时,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并在每一步采取正确的行动
5、沟通时,让对方觉得舒服很重要
6、说服别人,不是靠灌输理念,而是要引起别人想法的改变
7、对于谈判来说,第一步就是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8、演讲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听众反应上,而不用太担心自己的表现
9、辩论不是要说服对方,而是让更多人支持你
10、说话,不是背金句,而是要分析当时当地的情况,做出每一个正确的选择
遇见了一个陌生的客户,不知道他的爱好,不知道他的背景,怎么能快速的破冰呢?书中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办法——聊名字。
聊名字有几个好处,第一陌生人相遇,一开口永远是请教姓名。所以既然开了头,不如接下去,也省得额外找话题。第二,即便再怎么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或嗜好,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每个总是对他(她)自己最有兴趣。
所以跟别人问起名字的寓意、取名的由来,或者聊几句称呼或绰号的趣闻,既能表现出你对陌生朋友的重视,又绝不怕冒犯对方。
多常见又多好用的一个办法啊,我也问过别人的名字,可是就没能继续聊下去。设想一个场景:
“你好,初次见面,我叫南华,请问你怎么称呼?”
“我姓李,叫李晨,早晨的晨。”
“嗯,早晨的晨,是因为在早上出生的吗?”
“对啊,我妈生完我,眼见医院窗外的破晓特别漂亮,所以就取了这个名。”
本来一个回合的对话,就把信息解决了。可用这种方法,就开始了第二回合,也增加了两个人的亲近感。
邻居家的孩子不晚上不睡觉,他姐姐就对他说:“你晚上不睡觉,还不是因为贪玩!”
姐姐的说法会点燃孩子的怒火,然后反唇相讥。姐姐不但没解决问题,还惹得一肚子气。
他的妈妈知道情况后,就这么说:“抱歉孩子,这或许不是事实,但我难免会觉得你晚上不睡觉只是因为贪玩。”
妈妈的说法会在表达立场之余,也留给了孩子述说与解释的空间。如此一来,对话就能持续,两人的沟通也会舒缓很多。
事实上,后来孩子跟母亲说了很多,整个过程都很平和。
以前上学那会,室友特别想找女朋友,见到好看的女孩子就去搭讪。开场大多是这样的:“你好,我想跟你做个朋友,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以前总是很佩服他的勇气,后来才发现,他这方法真是没什么技术含量。
书中也告诉了我们一种方法:“小姐,不好意思,我刚才一见到你,就感觉对你很着迷,很想跟你再进一步认识。但可惜我现在有事在身,不得不赶着离开,所以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吗?”
结果是,姑娘一愣,然后把联系方式给了他。
工作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你的手里明明有很多工作,可是领导还是塞给你!你碍于面子,不好意思不接。
于是你接了下来,加班加点的工作,可是之前的工作超过了周期,还被领导一通批评并进行了罚款处理。
这种时候,你应该化解僵局 、讲出可能性 ,你可以说:如果你非要我做这个,其他的工作可能会延后。
如果这么表达完,领导会认识到你目前的工作情况,要么把工作转交给他人,要么同意你延后其他工作。这样两不相害。
我想起了清华大学日晷的底座上刻着四个字: 行胜于言。我想,它提示着每一个要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的人,要努力工作,而不是夸夸其谈。
工作前,我一直同意这个说法,工作以后,我才发现真相不仅仅是这样。能干会说的人,才是更是能留下点什么的人。
妹妹刚才还在跟我吐槽,说他单位的领导开个会得对她们说十几遍“听懂了没?”妹妹说,每当领导说这句话超过三次,我就觉得他是在跟一帮傻子说话。他就不能说吗?如果非要说,不能换成“我说明白了吗?”
其实她们领导挺能干的,就是说话上差了那么一点。如果不是说话的问题,事业上现在早就更上一层楼了。
能干很重要,能说同样很重要。
会说不是说得多 而是说到点子上,很多出租车司机能说,可他说了半天你并不知道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书中还详细讲述了五维话术,以及对应的五个场景。深入浅出,很利于我们学习。
会说话让人笑,不会说话让人跳。说话,这个伴随我们终生的技能,还是有待我们去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