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春天,还是相对阴冷的。只是偶的一下子,天气就转暖了,好不容易,有金色的阳光。暖洋洋的感觉,催促着人们踏春而去。乡野里,犄角旮旯,只要有硬化路面的地方,都有人们踏青的靓影,乡野间一下子热闹起来,农家乐也随之生意好了起来。
对于农家乐这种业态而言,很多人都是向往的,闭上眼脑补一下:农家乐、青山、绿水、阳光清风………全是美好的自然美景印象。也有很多人甚至不止一次的冲动过:要是自己也找个地方经营一家农家乐,凭着自己的能力,生意一定超好。然鹅…现实很骨感,农家乐这种业态,你想得再多都没啥卵用,它根本不适合你投资去正规经营管理,倒是很适合农户个体经营游击战。原因如下:
一,农家乐的季节性。农家乐季节性非常强,只有在适合户外的季节,人们才会出去游玩,走动,大多数农家乐都是半年的生意。贵州而言,秋冬季一到绵绵细雨且阴冷,让人们没有外出游玩兴致。农家乐也就自然就没有生意,租金成本很难摊薄。
二,农家乐的时间性很强,人们集中安排在周六周末出行,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可能性。这种时间性造成正规化经营的农家乐很难安排好人手,劳动力成本很难摊平。比如一个农家乐如果周六周末需要10人才能服务过来,周一周五10人基本就是闲置的,如果不安排10人,周六周末又顾不过来。如果10人都养着,人力成本很难控制下来,人效非常低。
三,采买成本很高。常规的餐饮逻辑是这样的,每天用量都差不多,偶尔有高一点,基本能每天用量都跑得起来。量起得来,采购成本相应就下降,利润空间就相对大。农家乐却不能做到,流量集中在一两天爆发,其他天门可罗雀,所以,采购量起不来,成本自然不会低。再加上每天都在消耗,常规餐饮的耗损量比农家乐低很多,农家乐采买的原材料,周六周末用不完的,就只能等下周,所以原材料会出现不新鲜的情况。采买成本就更高。
四,从流量和定价来看。常规餐饮因为流量天天有,如果流量大,餐饮的翻台率高,店铺可以用低毛利策略做到价格优势。农家乐却相反,流量不高翻台率不高,低毛利策略很大程度上行不通,只能采取商场策略,每一单都追求高毛利,以此维持店铺利润。然而难受的是,外出游玩的多以家庭为单位,这样的构成造成家常菜消费居多,因此会被用来和城市里的家常馆比较,比较的结果自然是很受伤,价格太高。以至于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他们往往用“轮胎”投票,有一脚油门回城吃饭的冲动。
结合上述因素。我个人对农家乐的业态经营判断是:
一,以本地农户经营为主,人员忙时聚集闲时散离,有点游击队的味道
二,食材以自产+采买结合,弥补食材新鲜不够问题
三,或者是厨师自行个体创业,配合家人做到灵活经营。
四,家常菜以采摘互动,加上特色拿手相互支撑弥补。冲抵消费者用轮胎投票
五,有强烈的特色符号,以此区别于城里的餐馆。
六,以餐饮作为留人手段,在另外的环节如游玩,土特产零售等来实现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