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的蛮神奇的。短短的不到两万字,奠定了中国国学的基础、筑起了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根基,还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社会——大同社会的一个设计指导书。
不管怎么评价论语,我认为论语本质上是一本教科书,是孔子的弟子们的上课学习笔记一个综合整理后形成的教材。既然是教科书,那么编辑的时候就是有一定的规则讲究的。
我自己是个技术工程师,做事情,分析问题都是力求简单化,当然,这不是单纯做减法的简单化,这个简单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常说的“把书读厚,然后再读薄”的过程。
在论语的学习过程中,我自己就一直在思考,孔子到底在说些什么?他的学生又到底学到了什么?最终学生们通过编纂论语又给后人传达了什么?
刚开始学习论语时,许多时候我是糊涂的。因为以往通过各种零零散散的方式了解或者说“学习”了一些不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论语,大家都在纷纷的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应的当下什么什么现象等等。这些知识先入为主,给我理解论语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最后我决定先不去思考论语的用,因为论语的用,大家说的太多了,而且每个人体会的用都不一样,因为大家都是从自己站的角度去理解论语。因此我就想先去研究论语到底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那么说,那些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我想研究还原论语的“体”——可能这是一个很不自量力的计划。
作为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我一开始认为,它应该像一般的教材一样,把自己的中心思想做一个总体叙述,但是,很明显,《学而》看起来说了一大堆看起来互不关联的口水话,总是觉得有点不着调一样的——整部论语虽然是经过重组编排的也都是一个个的片段。
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说“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这下,我对论语的学习理解就变得比较清晰了。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十二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其中“仁义礼智信”更是称为儒家五常。常,就代表了一个经常的意思,也就是说,人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思想、行为、言语是否合乎五常。
这十二个字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仁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余的十一个字均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所表现出来的根基。特别是“孝悌”,有子认为其为“仁之本”。而“忠恕”是仁的践行之道,曾参认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就是“忠恕”。
这个十二字真言,其实就是儒家提倡力行的为人、处世、做事的根本态度,而且是根本上的正确的态度。如何学习这十二个态度?十二个字都有哪些表现形式?我们改如何识别?这些就是整部论语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一个变厚的过程。
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那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十二字真言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涉及到对他人的要求。是对自己人性的调整、斧正。是一个挺困难,而且挺痛苦的过程,人性有两面,要剥离一面!
《学而》篇则正是提出了我们学习仁的思想核心外延的表现态度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态度。
儒学有个根本,就是仁。孔子不认为这个仁是一个凌驾于生活民众之上的让人触不可及甚至是不可望的东西,而是认为这个仁就是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的基本生活规则,是每个人无时无刻都不或缺的东西。因此,对于仁的传播、讲解、推广,孔子坚持了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整部论语,孔子和学生都坚持这个学习的态度去传授和学习正确的仁的态度、表现和实践方式。
论语在传播的过程中,后来的讲解者,注释者,都没能坚持孔子最初的学习、教学态度,刻意的圈断孔子的原意,把儒学变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铁棺材。让人只看到儒学这颗大树的高大树干和枝繁叶茂而不能享受其清新阴凉,反而看不到这棵大树其深厚的根基正是扎在每个人脚下的土壤中。而今我们不管是研究论语的“体”,还是探讨论语的“用”,都是为了还原论语、儒家本来的面貌,就是要拆掉现在遮住我们看清儒家核心思维的高墙。
那么到底孔子说的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呢?说起来有点一而二,二而一的车轱辘的感觉:孔子要用仁的态度来学习仁!也就是用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学到了正确的知识才能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而》中孔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解释什么是可以学到“仁”的“仁态度”。“学而时习之”是指“忠”,忠于知识才能“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是指“恕”,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别人的无知必须持宽恕的态度。这一句,就已经把儒家“一道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忠恕”用身边最平常的事情做了最清晰的解释。
高明,儒家之道:体用结合!
高明,孔子之道: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