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抹小小的身影隐入了所谓的城市,被绚丽的霓虹灯所湮没。从早至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城市的某个角落,重复走着同一条路线、做着同一件事。似乎这已成为现在的人的标志,属于他们的内心深处的那一缕宁静已被尘世覆上了厚厚的灰尘。喧嚣充斥着双耳,喧嚣亦充斥着灵魂深处。
01
然而,也还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脱身与尘世,随心而动。当夜深万籁俱寂时,读一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便会觉得字字沁人心脾、动人衷肠——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12个字,看似再简单不过,但若要让人进行一番透彻透底的剖析却也有一番难度,用行为以贯之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说,曾经梭罗所处的时代中,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是生活在当今的我们。喧嚣的都市生活,忙碌的都市人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轨迹,似乎都只是朝着一个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换言之,绝大部分的我们正在做且即将做的是为生活做加法,当然,这时在思想上做减法却又似乎无可奈何而显得理所当然。
02
或许,睁开眼的一瞬开始,抛却生活的种种无奈,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应该停留在所谓的应付层面,而是去做什么,或者说是成为什么。
毕业于众多学子所向往的哈佛,梭罗本能坐在常人只能仰望而不可即的位置上,领取一份令人眼红的工资,过着优渥的生活。 这未尝不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为之奋斗一生却未可得的。但他却本着一种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生活,而是随心而动的态度,回到家乡教书、写作。喜欢探索的他,每每动手制造出某一东西后,便会将之抛弃。面对众人所说的致富的好时机时,他只是笑笑说,“已经做过了一次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再做第二次呢?”率真的性格,造就了独特的他。
在梭罗看来,穿在身上的衣服,人可以随处将它剥下而不会有致命的伤害。衣服就如同伪装,将伪装脱下,毅然不顾世人的议论,开始了一段属于他的“隐居”生活,留下了《瓦尔登湖》 。随心随性而行,尝试着卸下面具,过上哪怕是几秒的“隐居”生活。
03
也许有人会将梭罗的瓦尔登湖之行看做一段简单的旅行——在地图上标注出目的地,匆匆前往,中途‘咔嚓、咔嚓’几声,便又匆匆而回。然而,于瓦尔登湖的隐居,是为了弄清生活到底能教会自己什么,为了旅程中的享受。
曾几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动身于旅途中,开始所谓的旅行之路。然而,关于旅行的初衷却渐渐被淡忘,甚至是被慌慌张张的身影和繁忙的脚步所湮没。若是加以放大,不难发现,旅途中的人们身上都有一个及其重叠的共同点——每个人的行为就如同机器人般的机械行为。双手举起相机,进行动画制作般的一帧一帧式的间断与定格。然而,细细想来,全身不觉一阵寒颤,莫名营造了一股悲凉之感。终究,何不让自己的旅途少一点刻意的咔嚓,多一点真诚的享受?
04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将生活当成了他的消遣,当成了一场不会结束的多幕剧。于自己搭建的简单的小木屋里,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每一个声音,欣赏那胜似天堂的瓦尔登湖,以及那呼唤着爱的人来、恨的人也来的贝克农场。
何不尝试着早早起身,平心静气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隅,任凭城市喧嚣,任凭灯光闪烁,好好地过上一天。
尝试着卸下面具,停下追逐财富的脚步,随心而行,享受一下过程。找到宁静的一隅,哪怕只是短暂的几秒,也别让生命留下太多的遗憾。
静下心来,拿起《瓦尔登湖》,细细品读,真的会收获颇多。
最后,和大家分享文章中我比较喜爱的三个句子,共聆!
“活着的时候着手于自己想做的事,死去时让我们自己听到自己的临终喉鸣。”
“穿在外面薄而花哨的衣服只是人的表皮,只不过是一种保护膜、尘世的烦恼罢了。”
“人应该像大自然般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而不是因落在路轨上的坚果壳和蚊子翅膀而出了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