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并不是孤独,所谓孤独,是在你害怕孤独而去追寻喧嚣的时刻产生的。孤独不同于寂寞,寂寞是空虚的,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害怕孤独。
书讲了我们在遇到的六种现象中的一种孤独感。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
在中国,很少有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情欲,时刻被压制,一种无人与之对话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来了。因为中国的社会自古以来就不允许特立独行者的存在。
语言的孤独感来自于我们的随波逐流和社会的喧嚣,我们从小到大就被教育什么能讲,什么不该讲,即使到最后我们也很少明白为什么有的话我们不能说,愈是圆滑的人内心深处是否有着愈是深刻的语言孤独感呢?社会的喧嚣,每个人都在说,没有人在倾听,说的东西多少都没人能对话,孤独感就愈加可怕了。
革命的孤独来自于矛盾的个体和愚昧的群体,在我们的社会,早就把不做出头鸟变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就像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而对于那些革命的先驱者来说,成功之后随之而来的迷茫是否因为没人可以对话分享?因为你成功,你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无论何时,成功总是比失败来的好,失败了,也许就像鲁迅的《药》中的秋瑾一样,满腔热血只能用来救治一个婴儿,还未知能否成功。
暴力孤独就像情欲一样,当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认为暴力是一种邪恶,又哪里会有人在意百分之零点零一的人的感受呢?
思维的孤独在于我们习惯听从一种说一不二的言论,当世界除了黑就是白的时候,哪里还有思维的立身之处呢?
伦理孤独就是一面无形的围墙,甚少有人能走出来,有谁会说父母的爱也是一种无形的暴力呢?很多时候,伦理的孤独让我们失去了自我,就只能在一个伦理的范围下生活着。因为这个世界都在维持着这个伦理,当群体的思想大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没有人敢跟别人不同,即使有,那也是流在历史上的反面教材,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默默敬仰。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也不会懂得如何和别人相处。